时间:2021/1/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

今年4月,四川自贸试验区迎来三周岁生日。“不靠海,不沿边”,凭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这个四川自贸试验区里的大块头“试验田”获得好收成。

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于年4月1日挂牌成立,占地34.01平方公里,涵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和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板块,是四川自贸试验区面积范围最广阔的核心区域。

开垦三年,这块“试验田”里种出了啥?

大胆试:“试验田”变成“丰产田”

去年7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评估结果显示,24个自贸试验(片)区(港)制度创新总体排名中,成都片区排名居于前十。

三年来,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充分利用自贸这块“先行先试”的试验田,高质量完成涉及双流的条、项改革试验任务,累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87个,有重要影响案例20余个。

↑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

首台保税维修飞机发动机在双流交付

三年里,这块“试验田”收获颇丰:

首创“四个转变”政务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

成功攻克“租赁飞机不能实际入保税区”等难题,落地飞机(空客A)租赁全省首单,填补了四川飞机租赁空白;

率先在全国获批“境内外保税维修试点”;

设立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全省复制推广,环川大校院企地合作新机制全市复制推广……

三年大胆尝试,这块“试验田”变成“丰产田”。

大胆闯:空港发展捷报频传

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保障、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分别实施;航空口岸边检执勤现场设立“一带一路”专用通道;成功申报全省首个空运进境肉类指定口岸(监管场地);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成为全国继北上广之后第四大三文鱼进口口岸……

↑不夜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三年来,凭着逢山开路的闯劲儿,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及双流空港迅猛发展,捷报频传,一项项创新突破和扎实的业务拓展,进一步夯实了双流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基础,跑出了“双流加速度”。

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双流机场新开国际航线27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年出入境旅客突破万人次,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30强。

年,双流自贸试验区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亿元,位列全省落地5个落地区域第一位;

航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税收突破3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年开拓进取,这块“试验田”收获满满。

自主改:营商“土壤”更加肥沃

“我上午提交材料,下午就拿到了证……”聊起不久前在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办证经历,成都国铁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

以前,随便在哪儿办施工许可证,至少都要等半个月左右时间,没想到现在双流只要三四个小时,真是太快了!

↑双流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自启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双流区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分类实施“仅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改革,切实提升涉企审批服务质效。此外,该区不断完善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开展“企业咖啡时”等活动,动态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双流区在成都率先创新实施产业功能区“局区合一”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为产业功能区赋能扩权,推动形成“领导一肩挑、管理一体化、办事一门清”长效工作机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项省市区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

此外,双流区还实施了综保区“智慧综关”改革,入区车辆通行时间由3.27小时降至30分钟,出区车辆由2.1小时降至10分钟,通关成本降低约60%;

设立西南首个“一带一路”法律联盟和商事调解中心,引进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以及大成等专项服务机构20余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年10月,双流区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目前在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排名已跃升至16位。

三年自主改革,这块“试验田”更加肥沃。

↑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

“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回顾过去三年,这块“试验田”种出了许多具有双流特色的改革经验和创新亮点;展望未来,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脚步会愈进愈勇,伴随“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崛起,这块位于天府之国腹地的“试验田”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蓝天,走向世界。

来源:新华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72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