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临近中午,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云华社区“清荷小筑”民宿主人游莉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重庆、贵阳、昆明、江浙一带的游客打来预订房间的,周三不订,周末就没地方住了。”游莉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周接待10人左右,生意正逐渐好起来。 牧马山文化遗址可追溯至年前,是古蜀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等丰富文化聚集地。蜀汉时期刘备、诸葛亮屯兵牧马于此,意欲强盛蜀汉,后人敬仰,留名“牧马山”。云华社区地处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传说古蜀先祖蚕丛在双流牧马山建瞿上城,开创“授农初地”,创造了灿烂的古蜀农耕文明。云华社区地处牧马山麓,是古蜀军事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门弟子鲁人商瞿在此设馆授《易》;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曾厉兵牧马山;唐宋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陆游曾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不朽诗篇。 如今,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近人的云华社区以建设云华新村为抓手,借助社区三大本土资源禀赋,依托“花、草、树、云、山”等自然生态本底,将社区头顶低空起降的飞机作为特色旅游资源,把人文村落和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吸引百万游客与飞机零距离打卡并望山见水忆乡愁,初步探索出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两轮驱动,社区+景区两区联动的协作式、多元化发展新路径。让大美云华“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参观云华社区后,为云华社区题词:乐游空港、长寿云华。近年来,云华社区投入万元营造生活场景,配套文体公共设施,依托空港花田公司,通过高水平承接文体活动,如大地艺术节、彩色熊猫生活节、龙抬头菜花节、国际足球赛、马术赛等,实现了精神、经济双丰收。年,云华社区实现人均年收入3.8万元,集体年收入万元,集体总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称赞云华社区“产业强了,村民富了,景色美了”!近年来,云华社区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市级“蓉城先锋基层示范党组织”、市级“百佳示范社区”、市级“三美示范”社区、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市级十佳“三美”示范乡村、市级文明社区、市级“群众工作之家”建设先进村、“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成都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点位等称号。在探索公园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构建未来美好生活场景等方面经验做法,还在年全球城市论坛会场作了分享发言。 美丽云华唤起“美丽乡愁”一杯热腾腾的豆浆,几块新鲜麦饼,外加一包手工玫瑰花糕......来过云华社区的人都知道,这是再好不过的一顿早餐,新鲜、味美、暖心。而很多人不知道,每天凌晨3:00,尚未看得到天光的时候,当地村民杨琼一家就开始忙碌起来,做豆浆、打豆腐、制麦饼。这在常人看似劳累的生活,在杨琼这里,却有着满满的干劲和幸福的味道。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吸引了很多像杨琼一样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唤回他们的不止是乡愁,更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云华社区,居民的幸福小日子就如豆腐作坊里的豆浆一般,咕噜咕噜冒热气。山路崎岖、门前泥泞、垃圾横沟......这是云华社区人的“传统”记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经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后的云华社区新景。年底,云华社区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起初对美丽乡村没有概念,单纯地以为就是修修路,那个时候村民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回想起当初,云华社区党委书记黄忠直言不讳。他坦言,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心里并没底儿,只想走一步看一步。 但事实证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来的远不是简单的道路硬化。自那以后,云华社区开始走上环境综合整治之路,垃圾收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村民的生活品质一天比一天高。 随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从修路到沿线整治,从绿化到垃圾清理,再到亮化工程装上路灯......慢慢地,村民开始理解和支持,并主动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端午节这几天,云华新村紧邻空港花田的一个普通的茶馆里,游客一边品尝本地刚炒制的三花茶,一边凭窗远眺多彩的花田、连绵的群山、起落的飞机。“云华社区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像回到老家一样。”来自重庆的游客吴琳说,在云华社区逛公园、推豆花、赏花田、看飞机,不经意间便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双流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起龙告诉记者,云华社区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由村民做主,过程由村民监督,成果由村民共享。云华社区自创了新村建设“五自”模式,即项目参与自主选,实施方案自主议,资金安排自主定,建设质量自主督,建好新村自主管。年1月底完成分房入住,新村集中建房整理项目涉及搬迁农户户,人,拆旧区面积为亩,聚居点用地36亩,结余建设用地指标亩已被政府收储,结余资金近万元。新村建设“五自”模式的相关做法,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和多个地方的学习推广。 漫步绿水青山间,干净整洁的路面、粉墙黛瓦的民居,还有精心规划的走廊亭台,彼此交相掩映。云华社区人自豪地认为,“如今的社区可不一般,过去是想着法往城里跑,现在是城里人到我们这来,一拨又一拨。”数据统计,这个过去无人问津的小社区,如今逢到周末,游客量最多时一天可达多人。黄忠打趣说,每逢节假日游客多起来的时候,社区干部就是交通疏导员,就是环境卫生督查员。今年端午节期间,云华社区联合空港花田公司推出了一项特别火爆的旅游节事——空港花田格桑花艺术节。阳光下空港花田五颜六色的格桑花一望无边,随着高高低低的丘陵此起彼伏美不胜收,百万株格桑花争相绽放,结合精品花境、熊猫艺术展、飞机模型展,共吸引客流约1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万元。黄忠介绍,云华社区居民从屋前屋后、田脚沟边零星种植格桑花,到现在通过与空港花田公司在空港花田有规划、上规模栽种,已经形成了与林芝花海、江西婺源油菜花海、香格里拉花海、赛里木湖花海、毕节杜鹃花海、平谷桃花海、长白山花海等地相媲美的花海。 “虽然今年错过了油菜花节,但随着疫情逐渐消除,成都和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自驾前来黄水赏花品茶、露营野餐,体会农时、农趣、农乐。”黄水镇党委书记夏勇介绍,今年才刚进入初夏,全镇迎来了逾20万人次游客,乡村生态旅游正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幸福美丽新村创造“美丽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云华社区,纯天然的山泉水、原生态的绿宝石梨树给杨琼的手工作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走进杨琼的手工作坊,弥漫着满屋的豆花香和绿宝石梨香。这里每天都有起大早的城里人、村里人赶过来。“他们奔的就是我们用传统石磨磨制的新鲜豆腐和手工制作的新鲜麦饼、玫瑰糕。”杨琼告诉记者。“回来后也没想过其他,把祖传的手艺重新拾起来就是自己的初衷。”年,家乡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让当时在外打工的杨琼看到商机的同时也触到了希望。杨琼老店新开,与从原在机场务工回来的邻居李冬梅联手生产制作,自己专注市场销路。多年下来,她们的“云华别院”已大有名气,不仅自己富了,全家的收入翻了一番,同时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如今长期在她们“云华别院”上班的村民就有近10人。杨琼、李冬梅的“云华别院”,已经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融为一体,成为云华社区的品牌。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除了品尝山泉水制造的豆浆,还能体验完整的手工制作豆腐的乐趣。“这个店已经成为当地游客量统计的晴雨表。”黄忠不夸张地说。现在,“云华别院”每月收入虽然超过了万元,但杨琼、李冬梅又有了新打算,她们想利用社区的一个花圃,打造一个长寿食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来,像杨琼、李冬梅这样返乡创业的居民不在少数。有开起农家乐的,有办起鲜花苗圃超市的,还有建起民宿客栈的。黄忠介绍,云华社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左右。 在云华社区,随着生态休闲旅游经济的兴起,保护环境的“生态自觉”越发显现。“好环境能换好收成,不少人都来这里体验幸福美丽新村。”黄忠说,村民搞卫生、美化环境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年8月18日,云华社区二荆条辣椒刷屏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二荆条辣椒国人称之为“川菜之魂”,双流云华社区特色农产品刷屏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受到世界瞩目。“这是云华社区实施品牌战略的具体实践。”张起龙说,“品牌与品质是关系农产品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意识已经觉醒,如何占领眼球高地,让二荆条辣椒名气更旺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牧马山片区镇街不断探索,举办了二荆条辣椒核心产区年种植标准新闻发布会暨二荆条辣椒代言人评选活动,通过网络、现场评选吸引各界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99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