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距离景洪市有96千米,距勐腊县城有多千米。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前身为蔡希陶教授领导创建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始建于西双版纳景洪大勐龙小街,因距边境太近及社会治安等原因,年底搬迁至勐腊县勐仑镇。经历数次重组、改隶后,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截至年9月,在占地面积约为11.25km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收集有活植物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还保存有一片面积约hm2的原始热带雨林。园内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图书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现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热带雨林景区、名人名树园、百竹园、国树国花园、滇南热带野生花卉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野生兰园、奇花异木园、野生食用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绿石林保护区、百花园、百香园、野生姜园等。少生北域季不同,老享南陲日月葱。四海奇株离土旺,五洲宝树过洋丰。畅游湖畔心神逸,漫步林中气脉通。祖国山河谁最秀,西双版纳理当雄。——雅韵俗风《七律·游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罗梭江畔葫芦岛,万顷雨林尤壮观。古树虬枝姿百态,珍禽异兽类千般。清新空气令人醉,甘冽泉流惹客馋。游兴正浓日西下,来年重返又登攀。——春华秋韵《七律·游版纳热带植物园》五A星旗四海扬,珍奇物种聚南疆。相投趣味皆追热,各异姿容均喜光。国树和谐弥正气,国花联谊漫芬芳。莫言只有人能舞,此地虺枝也善长。——马干国《七律·游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有句》葫芦半岛万花开,攘攘行宾向慕来。浩瀚林园生丽质,殊尤宝库蕴天财。——李京珊《七绝·西双版纳行吟热带植物园》嗟来植物辟疆园,刮目葱茏草木喧。名树名人成一体,花兜花朵聚仙源。你窥绞杀无琴意,我觑藤缠有鸟言。非雾非烟翻地角,濒危阳复赋平原。——山区脚夫《七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龙船今日到罗梭,再看勐仑花事多。串串白蹄过翠岸,双双红掌拨清波。芙蓉有梦蕉边旅,蝴蝶无忧蝉后娑。公主含羞遮纸扇,英雄树下唱情歌。——風之歌《七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梦若临琼苑,身如跻彩云。绿邀风倜傥,红逞雨殷勤。彩蝶倾情嗅,幽莺细语闻。满园香在履,归步已微醺。——晓京侪石《五律·热带植物园》倾慕美云贵,就往勐仑游。冷冬无现飞雪,葱郁撞双眸。异卉奇花明灿,溢目相思点绚,高树望天悠。草跳喜迎舞,移色馥香流。貌榕阔,香水静,境清幽。自然植物,精粹融汇雨林稠。苏铁称王繁富,肃立棕榈忠固,万类畅风流。我愿成嘉树,情赖问谁收。——君子如兰《水调歌头·游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罗棱江畔有名玕,南国风情碧玉盘。劲节虬枝姿百态,奇花异卉类千般。雨林壮美资源富,园圃清香旅客欢。绿海生涯人敬佩,希陶勋业似鹏抟。——孙乐义《七律·游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才游兴义万峰林,又被南疆版纳牵。名树珍稀藤蔓绕,奇葩烂漫彩蝶翩。凤竹月映柔姿媚,椰树光照硕果鲜。饱览植物品美味,身临仙境久流连。——张存信《七律·游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圆梦云南还夙愿,西双版纳大观园。蔓藤缠绕绞杀树,橄榄棕榈红剑兰。闻乐翩翩跳舞草,王莲朵朵紫杜娟。奇花异卉多稀见,氧吧天成空气鲜。——杨竹玉《七律·游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寓游来,热带风光贫眼开。植物园中人继踵,葫芦岛上树连排。巨藤飞舞势雄伟,独木成林奇莫猜。科普观瞻聚一体,缤纷瑰景绕心怀。——邓习学《七律·参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版纳风情盈绿岸。物种缤纷,唯属中科院。勐腊勐仑秋意暖,奇葩万种呈姣艳。姹紫嫣红吟锦苑。百卉开时,香渡鸣鸿雁。生态葱茏多烂漫。蹁跹起舞乾坤绚。——雀儿踏枝《鹊踏枝·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美丽的版纳奇缘又一次来到美丽的绿城西双版纳,总是看不够这里一次比一次更美的景色。孔雀,香蕉林,槟榔树是版纳永恒的风景,烟叶,普洱茶,含羞草让这片土地充满传奇。大巴在新建的西双版纳大桥上疾驰,澜沧江湄公河两岸的秀丽景色在车窗外闪过,恍若仙境,我又一次醉在这水乡佛国。我最早关于版纳的印象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和父亲的讲述,那些精彩的傣族神话故事对我而言是神秘的甚至感觉有些诡异。我想象不出来很多版纳热带植物和动物的样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让我向往了多年,欢乐的泼水节也曾令我魂牵梦萦,梦中的西双版纳的一切都是美好而神秘的。有些缘分是与生俱来的。我和明子在麒麟城的相识就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卫校二年级的一天,轮到我们班班委在食堂执勤,突然整齐排队的同学混乱了起来,我忙着维持秩序,猝不及防中拥挤的人群把一个女孩推到了我面前,她抬着几个大口缸,瞬间她口缸里的米线汤就泼了我一身,那女孩连忙道歉,我低头整理,再看时她就没了踪影。几天后在去教室的路上她拦住我说再次道歉。就这样知道了明子是版纳农场班的新生,并且在后来和她成了好朋友。活泼外向的明子一有空就滔滔不绝的向我讲述西双版纳的风景和故事,还让她同宿舍的香珍,玉燕也教我跳孔雀舞,一度让我更加向往神奇的西双版纳,明子口中的含羞草,王莲等一些热带植物是那么神奇,曼听公园,橄榄坝,还有欢乐的泼水节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明子对我的信件特别感兴趣,她总是跑到收发室帮我取信件,并很好奇的想知道我信件的内容,我并没有什么秘密,也就随便让她看我的信件,我会随手在明子看过的信件上打上记号,学期末清理信件的时候,发现明子看了我很多信。明子邀请我假期到版纳游玩。明子告诉我,她在家中排行老七,她有六个哥哥,两个哥哥在昆明工作,还有两个小哥哥在昆明上大学,假期她的两个小哥哥也和我们一起回版纳,绝对安全,我很高兴的答应了她。约定的日期我们到了昆明,在云南大学我们找到了明子的哥哥,明子的两个小哥哥带我们去逛街,明子买了很多好吃的,让她的哥哥们大包小包提了很多。晚上在明子大哥哥家住宿的时候,明子说她的一个小哥哥希望能和我做朋友,我感到很意外,我说我才十六岁谈什么恋爱,而且远嫁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还从来没考虑过这些事。睡觉的时候,我对去版纳的行程犹豫了起来,想了一晚上,起床时我告诉明子我生病了,不能和她一起去版纳游玩了。明子很扫兴的样子告别了我,我的版纳之行就这样取消了。开学的时候,明子带回给我一些版纳美食,一堆橡胶子,一条银色铁腰带,还有一套黄色孔雀尾筒裙及几件化妆品,她说筒裙和化妆品是她的小哥哥特意送给我的,我说这裙子我穿不出来也不喜欢化妆我不要,我想我这样就应该是拒绝了,明子执意要我试那条银色腰带,她说和我的每一条裙子都相配,是她自己特意帮我挑选的,我很高兴的带走了明子捡给我的橡胶子和银色腰带。明子,还是不停的用各种方法试探着我对恋爱和婚姻的想法看法,我讳莫如深,就是不和她聊这些内容,明子有点恨我吧,而且我发现她受宗教影响很深,因为之后她常常约我到寥廓公园的竹林里看书,有意无意对我讲述魔鬼啊毒蛇啊恐怖故事,看我吓坏狼狈的样子,就在一旁得意的坏笑,我实在受不了那些故事左右我的心情,终于恼怒的冲着明子发火了,我说明子你再讲那些恐怖故事让我害怕的话,我就把你从寥廓公园的围墙这里推到南盘江里去。我凶住了明子。进入实习期和分工,忙碌了起来,和明子在一起玩耍的时间渐渐少了,联系也渐渐少了,在以后的几年,渐渐失联了,之后,渐渐换了朋友圈,很少想起明子。去版纳游玩在之后的很多年一直是我一个美丽的梦。有一年,朋友们热议在泼水节时去版纳游玩,就相约到了版纳,匆匆忙忙的行程中,我想起了好朋友明子,我很想看到她和她的舍友香珍,玉燕。可是行程时间太紧,我没有来得及找寻明子,只好遗憾的离开了。心里想,明子我已经来到版纳了,橄榄坝,曼听公园也都到过了,我们还会有见面的机会的。时间相隔二十几年,我又一次来到了西双版纳,神奇的十二版块土地美丽的允景洪,我们缘分继续。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感到很忙碌,心情也十分郁闷。我对当年百万知青下版纳的情况知道一些也想加深了解,接到邀请函,就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活动。疫情防控对大家的心情是有些影响,但是大家还是一路兴致很高的欣赏着版纳美丽的风景,还不时有人对导游小姐提问,热情的傣族导游小姐也耐心的讲解着民风民俗,她说银腰带是傣族男女青年的定情物。野象谷,望天树,热带植物园……我们游览了版纳一处处的美丽景点。进入了会议议程,突然间,我在参会领导的名单中看到了明子小哥哥的名字,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从前,明子,生活的浪花让我们洗尽了铅华,却没有洗去我对友谊的记忆,这一次我们是不是能见面了,你是否还拥有从前灿烂的笑容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犹豫着,该怎样向你的哥哥询问你的情况,就在我迟凝不决的时候,会议已经结束了,明子的哥哥因临时有工作任务提前离开了会场,我最终没有打听到明子的消息。又一次匆匆的离开了版纳,明子,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吗?你一定要提着半生的欢笑与幸福来见我啊。也许,相见不如怀念,就把我一切的思念与期盼交给时光吧。(文/何敏)二、江西赣州八境台八境台坐落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境公园内,章江和贡江在这里汇合。八境台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年)孔宗瀚所建。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原为木结构,依城墙建造,后几次毁于火。现今的八境台是年仿宋式重建。三层,台高28.5米,总面积平方米。八境台朱楼碧瓦、雄丽壮观,是赣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迹之一。内设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历代文人题咏甚多。登临台上赣州八景一览无余,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晓色重帘卷,春声叠鼓催。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宋·文天祥《石楼》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逎。广厦云间列,长桥水上浮。林材冠赣省,钨产甲神州。一步竿头进,力争最上游。——郭沫若《登赣州城内八境台》直下桐木岭,驱车入赣州。双流章贡合,八境石花收。矿有钨砂著,材多樟树虬。今年又丰收,欢乐遍山陬。——董必武《题八境台》倚阑阊阖瞰金瓯,八境瑶台喜鹊遒。三岛半遮千幻演,二虬一合万帆游。宋城倩影辞南岭,赣水條堤下吉州。虽有题诗黄鹤傲,心岿清啸认归舟。——山区脚夫《七律·八境台》菊黄萸紫应时开,拟效东坡阅宋台。云过浮桥常聚散,风吹雁塔总徘徊。孤怀每对青山诉,斑鬓何须晚鹧哀。落日忽生慷慨意,碎金万点入江来。——徐东明《七律·八境台感赋》雁塔文山黄鹤至,马崖禅影白云封。三台耸峙舞金凤,二水环流腾玉龙。宝盖朝霞添秀色,储潭晓镜展娇容。仙岩夜月银盈涧,天竺晴岚韵绕峰。——林承强《七律·赣州八境台风光》千里滩声出市楼,惯闻迁客叹淹留。玉虹光转储潭晓,翠浪堆生马祖秋。气撼诗坛毓宗派,波扬心学浸神州。涤除多少兴衰事,八境台前日夜流。——豫斋《七律·八境台望江有寄》瞰望澄江光御渚,丹枫满岭菊香来。乌篷雅意摇仙境,白鸟深情眷玉苔。送爽金风闲载酒,从容岁月可登台。辕萌壤叟乘舟致,怀蕴天襟放眼开。——和铭《七律·庚子秋登赣州八境台感怀》两江汇处水烟升,古迹雄姿紫气凝。楼上倚栏观八景,廊檐斗拱叠三层。赏图当问知军案,吟序可追苏轼凭。榕树经年已成荫,画梁朱柱蕴新兴。——曹江宁《七律·登八境台》早起晨曦自此升,飞檐玉柱墨香凝。园中古木花千树,楼外清流浪万层。宗瀚固基天作证,坡公有序句为凭。登台八镜开新景,胜地来游看复兴。——黄友富《七律·登八境台》风轻云断日初升,缓步登楼伫目凝。八景飞来迷望眼,三江汇处泛银层。阶前古韵终如许,壁上诗魂独可凭。旧瓦雕梁檐角挂,霞辉荡漾绿荫兴。——张桂华《七律·登八境台》风调廓外旭阳升,紫气徐来拱室凝。惯涌双江开八镜,环依碧树绿三层。重台险耸金汤筑,杰构苏吟史记凭。一望虔州多变化,旌旗猎猎证新兴。——曹小军《七律·登八境台》二水横烟足下升,翛然一梦破云腾。心飞五岭生机勃,目极七闽幽意增。史铸遗风开八境,雄成故迹耸三层。流连已得钟灵气,检点行囊喜不胜。——赵丽娜《七律·登八境台》曾读虔州八境图,坡仙往事已模糊。古城压地连星列,雪浪排空灌斗枢。山色有无诗未稳,天云来去手能扶。玉关远在残阳外,容我依风试一呼。——星汉《七律·登赣州八境台》章贡通浦八境出,浮桥横卧入虔都。储潭潋滟归渔棹,白鹭翻飞向郁孤。古堞连绵垂柳暗,崆峒花染暖风酥。满城好景应留客,月上玉岩酒一壶。——岭上寒梅《七律·登八境台》登八境台怀古赣州八境台,是一座完全建在砖石结合的古城墙之上的建筑,所以从初建就被称之为“石楼”。它最早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大约也就在一年,既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又是赣州古城标志性的建筑物。就因为登临此台,举目四望,遥看前方,赣州八景(赣江、通天岩、古城墙、古浮桥、八境台、蒋经国旧居、客家文化一条街、郁孤台)全都会尽收眼底,且一览无遗,所以取名八境台。据说主持建造八境台的是当时任赣州知军的孔宗瀚,他是山东曲阜人,也是孔夫子的第46代传人。在他之前,赣州的城墙全部都是由土坯堆砌而成的城墙,不堪洪水冲击,在历史上多次的大洪水冲刷浸泡中,多有倒塌流失,受灾严重。这些常年的洪水灾害,让孔宗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改土城墙为石砖城墙,并将城楼建于砖城墙的高台之上。由于这是当时十分浩瀚巨大的建筑工程,并用实践效果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还曾受到朝廷的嘉奖表彰。这是赣州古城墙及八境台与其它各地古城古墙古楼古建筑有所不同的特点与风格。如北京的万里长城,以及南京和西安的明城墙等。所以赣州的古城墙历史悠久,坚固至今,尤在防洪抵御水害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截止到目前我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砖石结构的古城墙,包括建在古城墙之上的八境台。说到八境台,就得说说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在谋士智人的建议下,很快提出并奉行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这才使各州、各县大力开展了广筑城墙的活动,现在很多地方遗存保留下来的古城墙基本都是那时兴建的,只有赣州的古城墙是北宋年间建筑的。从这一点看,赣州的古城墙和城墙之上的八境台及其它建筑景观,已完全称得上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说来也很有思辨之味,这八境台似乎与水火有着深厚的情缘。它曾常年经历水灾,陷入泽国之中。三次被火烧毁,三次欲火重生。年胡耀邦同志在赣州视察工作时,曾登上八境台,提出修复建议。八境台重建于年,年落成。楼高28.5米,共三层,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题额“八境台”。八境台内藏有并展示很多的诗画,值得逐一欣赏。如《虔州八境图》,让人详知了当年的八景即为:石楼、章贡台、白鹤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崆峒山。到了清朝,由于历史的变迁,景观也发生了变化,八景又成了三台鼎峙、二水环绕、玉岩夜月、宝盖朝云、马崖蝉影,雁塔文峰、储谭晓镜、天竺晴岚。这些相继变化的八景,无论在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美学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对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更有意味的是,蒋经国先生说的旧居也没在这里。如若有兴,完全可走进去看一看,所受得的感触定会不一样的!(文/沈学印)游八境台“八境久名诗世界,层台待结画因缘”,这是流传已久的一幅名联,联中所说的八境台也因此联而得“诗画台”之美称。渔歌家在此台北面百里之外,从小闻此台之名,其实早就有游览的想法。上高中时,学校在赣州东面的梅林镇,本来是皆为方便的,劫因学业及家境故未能如愿,而工作后而回赣州的时间极为有限,亦是未能登台观景。五一携妻回乡,火车上妻胜赞其乡三峡风光优美,渔歌钦羡之余,自然也要令妻领略吾乡胜景,于是便携妻游此“诗画之台”。   五月四号一早,便与妻乘车来到赣州汽车站。再从汽站打车前往向往之地,车沿着滨江路往北而行,十来分钟便来到八境公园门前。此园建于年,属于开放式公园,入得园来,只见绿树参天,亭台楼阁相映其间,美不胜收。沿着方石铺就的小道再往前行可见一湖,湖中游船甚多,游人船中戏水,笑声频传。在绿树丛荫之间,有一亭台,亭名“陈赞贤烈士亭”,纪念革命先辈陈赞贤烈士。立于此亭之中,令得休闲游人不由缅怀革命先烈之创业之艰辛。   跨过八境公园内的湖上的石桥,便来到八境台前,尚未登台,且先细观其简介,知八境台之始末。宋朝嘉佑年间,赣州四周的城墙本来是土筑的,每年都会被江水冲坏,当时的知军名叫孔宗翰(据说是孔子的四十六代孙)见城墙易坏,便改用砖石来修筑城墙,便在虔州城东北角筑石楼。石楼竣工之日,孔宗翰登楼观景,见虔州内外景色优美,乃用丹青妙笔绘制成卷,图名为《南康八境图》(当时赣州为南康郡,后称虔州,最后才改称赣州)。元丰元年,孔宗翰改任密州太守,与密州前任太守苏轼接任时请苏轼为《南康八境图》题诗。苏轼见图中所画风光,欣然命笔,题诗八首,并作序一篇,序中有云:“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慨然而叹矣。苏子曰:此南康一境也。何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由此句,石楼故有“八境台”之名。此为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八景”的说法,后世多有模仿,如:燕山八景、泸城八景等。鲁迅先生曾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中称此现象为“八景病”(或“十景病”),并加以批判,此非东坡之罪,模仿之罪也。进入楼台,沿着木制楼梯拾级而上,看着楼梯两侧在雕花木屏,你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独特匠心。登上二层,仰面可见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的诗词《登赣州城内八境台》,以行楷书就,诗云: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逎。广厦云间列,长桥水上浮。林材冠赣省,钨产甲神州。一步竿头进,力争最上游。若是再拾级而上,来到第三层,在楼梯口则挂着董必武元帅之诗词:直下桐木岭,驱车入赣州。双流章贡合,八境石花收。矿有钨砂著,材多樟树虬。今年又丰收,欢乐遍山陬。   楼台三层中有苏轼像,像两侧一副对联,上联为“八境久名诗世界”,下联则为“层台待结画因缘”,金字刻于两侧木柱之上,画像上方则刻“明月清风”四字为横批。苏轼像下方摆一几案,案两侧各摆一木椅,均为花梨木所制,从其雕花、榫接方式、外观形样、油漆涂装,都凸显出明清家具的独特风格。   观赏完台内的各种文物,与妻倚在方形走栏上极目远眺,竟有苏子当年观画之感觉。看着台下沿江而建的古城墙,感受着历吏之沧桑,怎能不茫然而思呢?见各式行人慢行于江边林荫道下,偶有孩子游玩打闹,远远飘来清脆笑声,又岂能不粲然而笑呢?从高处俯望,见章贡二江合流于此,再一路北奔而去,远处有浮桥似一索带横跨江面,岸建筑错落有致,山水相配成美景,又安能不慨然而叹造化神奇呢?       登八境台,此行不虚!(文/林子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83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