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作为双流“筋骨”的工业开新局、强体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强,工业总产值由解放前夕的.67万元、人均2.85元,提高到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亿元,书写了一部激情澎湃的奋进史。 初起“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双流是一个农业大县,解放后基本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一直到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强县的大旗才开始在双流大地猎猎作响。 最初扛起这面旗的是并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其前身则是社队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流贯彻中央大力发展社队企业的精神,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大办社队企业的高潮。到年,全县工业企业已发展到家。此后,双流按照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方针,通过抓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恩威公司、高频焊管厂、三强公司等一批明星乡镇企业涌现出来,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东升、永福、金花、机投、白家、华阳等一批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乡镇,可谓“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在“粮猪安天下”还是至理名言的当时,双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此为突破口,双流悄然走上发展工业之路。数据显示,年,双流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3.26亿元,是改革之初年的31倍,上缴税金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2.7%,实现了从“突破口”到经济“重要支柱”地位的飞跃。 年,凭借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双流摘取了省政府首次设立的“蜀都之冠”的桂冠。 成长“集中发展”的工业园区年,经省政府批准,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成为内陆地区最早设立并经国务院核准的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今年5月25日,西航港开发区迎来27岁生日。 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善于把握时机的双流人立刻行动,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提速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开发区建设,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 进入新世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双流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集中”发展思路,在全县规划建设六大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县域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从此,双流工业实现了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集中发展”的转变。 在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双流还加速乡镇企业改造、改革、改制。到年末,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共完成国企改制21户,乡镇企业改制家,盘活存量资产1.06亿元,双流90%以上的乡镇企业完成改制工作,集体资本逐渐全部从乡镇企业退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也划上了句号,改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打造企业集团,加速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开发区建设——这一时期的双流工业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获得“西部工业强县”“四川省工业经济第一县”等骄人成绩。 壮大“振翅腾飞”的航空经济经过不懈努力,年12月,双流成功撤县设区,翻开了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注入了推动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新时代新征程,更要有新作为。双流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目标,围绕航空经济,着眼差异协同发展,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等航空关联产业,一座城的产业骨架也由此不断成型。 年7月18日,加德纳航空全球旗舰工厂项目在航空动力小镇正式开工;一墙之隔的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于同年10月底成功试飞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AT。 年1月28日,总投资亿元、我省近年来布局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化项目一—成都中电熊猫8.6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并正式点亮。 年5月18日,双流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涵盖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发挥航空经济与双流国际机场的乘数带动效应,双流加速聚集适航关联产业,大力发展航空关联产业,坚持精准招商引增量和企业转型并举,同时大力发展新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加快构建。 年,双流实施区级重大工业项目59个,计划投资.6亿元。随着一波又一波适航关联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双流航空经济的羽翼更加丰满,只待振翅腾飞。 双双手记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到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以改革开放的持续奋进为突破,双流完成了一个后发区(县)工业化的艰难使命,逐步实现了从追赶者、后进者到创新者、领先者的角色转变。 回望来路,前瞻未来,双流正依托空港优势大力发展适航关联工业,双流工业发展路径亦将在全新格局下不断延展,凸显双流制造的实力、魅力与活力。 记者:马耘耘 编辑:魏舒婷 审核:刘云涌 来源:空港融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65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