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在双流区金桥镇,有一座桥叫“擦耳大桥”,有一条街叫“擦耳街”。

▲如今的擦耳大桥

一桥一路名字中的“擦耳”,留下的是传奇历史与独特文化。

原来,岷江金马河边的双流金桥,有一座千年古渡,叫擦耳岩古渡,与古渡相隔不远的,还有保留至今的擦耳岩老街。

╱以古渡为名的“擦耳岩”╱

据《双流县志》记载,金桥镇原名擦耳乡,场镇名擦耳岩,因金马河中渡河岸在此陡直,船行有擦耳之危,故名。

“擦耳”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

清朝名将杨宫保、杨遇春回崇州,在这里过渡时,马走河堤受惊,人从马背上摔下来,跌下河堤,擦破了耳朵,便给这里取名“擦耳岩”。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颇具趣味和风土人情。

▲曾经的擦耳岩古渡口

“岷江金马河上曾保留有五个上千年的古老渡口,双流的擦耳岩古渡就是其一。”从小在金马河边长大,同时对擦耳岩古渡颇有研究的蒋剑康谈到,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着“五津”,据相关专家对“涉头津”的考证,擦耳岩古渡是常璩笔下的“涉头津”。

蒋剑康谈到,五个古渡中,四个渡的河水平缓,容易摆渡,只有擦耳岩渡口河水湍急,极不易驾船摆渡。

然而,擦耳岩当地居民发挥聪明才智,尊重自然,经探索思考,利用河流环境,在上游的河湾岸上,建一大杩槎,用长竹篾绳一头拴在大杩槎上,一头拴住船,使渡船不被河水冲走;后又继续摸索出用一把长橹,从船尾伸到河里,长橹受湍急的流水冲击而产生一定的力,借用此力来驾船。

一人掌橹操作,便能得心应手驾船来回于两岸,实现了“筰索吊船,借力驾船”的摆渡方法。

如今,虽然不知这个古渡曾经渡过多少人,但在原来古渡不远处取而代之的擦耳大桥依旧车水马龙,是往返双流到崇州的一条主要道路,保留着“擦耳”一名。

▲擦耳岩古渡示意图

╱昔日美景载入《中国名胜》╱

晚清光绪年间,金马河上曾建有一座廊桥,叫四川双流县擦耳岩西安大桥,就在擦耳岩古渡附近。

如今,双流擦耳岩西安大桥已不复存在,昔日风光只能从有关的记载和图片中感受。

据《双流县交通志》记载,光绪年间募建西安桥,桥楼48间,工费浩大,邑绅吴特仁、吴应安、吴仕琦捐田40余亩,以作岁修,后数年桥被洪水冲毁。

令人欣喜的是,在一本多年前由华侨在美国出版的中英文双语画册《中国名胜》里,从图片中能一睹擦耳岩西安大桥昔日的风光,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双流金马河百年前的廊桥照片。

▲曾经的擦耳岩西安大桥所在地

据了解,这本《中国名胜》画册非常精美,除去扉页和目录页之后,共80页,每页一图,总共记载中国各地名胜80处,这80幅图片中分别选自北京、奉天、山东、湖北、四川、西藏等当时的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古迹,四川入选四处风景名胜,双流擦耳岩西安大桥就占有一席。

而从记载西安桥有桥楼48间得知,照片上只照出桥长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没有照出来。虽不能从照片一睹廊桥全貌,但可以看出,那时的双流擦耳岩廊桥,是岷江金马河上的一大美景。

╱老街里的红色记忆╱

在金桥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金马河畔的擦耳老街,这里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只是房屋经风雨侵蚀多了许多沧桑痕迹。

“老街现在冷清清的,但在当时却很繁华。”蒋剑康指着老街路口的老房子谈到,这里曾是擦耳联络站。

据了解,擦耳岩因其地处双流、崇州、温江交界处,被国民党视为“鞭长莫及、图治殊难”的地方,对开展地下工作十分有利。

擦耳联络站全名“川西南人民武装工作委员会双流擦耳岩联络站”,从年冬筹建,成立了“新民主主义同志会”、建立了“农民翻身会”、创办了“火炬报”等,出色完成了党的文件传递、武器弹药的转送、过往同志的接待等任务,组织发动群众同国民党地方势力进行斗争。

正当联络站的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破坏,徐茂森、徐海东叔侄二人不幸被捕。

年12月7日,徐茂森、徐海东叔侄被敌人杀害于成都外西十二桥。

当人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红色历史如散落的珍珠,显现出愈加夺目的光彩。年,金桥镇在金马河边修建起徐茂森、徐海东叔侄纪念墓碑,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

记者:赵杨勤

编辑:杜娇

审核:刘云涌

来源:空港融媒、如有侵权,请联系,以奉稿酬!

欢迎双粉儿在右下方“写留言”

双双每条都会很认真的看哦!

大家都在看

分钱了!20万!双流首笔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补贴已发放

开行高峰大站快线、调整5条公交线路...双流公交又有新变化

这些逐渐消失的双流老手艺,80后也未必全部认得!

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63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