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中,一定有糖画的一席之地。

通常是在庙会上,制作糖画的手艺人摆起一个小小的摊位,现做现卖。那些动物图案,被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镂空的糖画,亮晶晶的,在记忆里闪闪发光。制作糖画的手艺人用一根粗竹签贴在糖画的背面,递给孩子。孩子举着糖画,就像举着一个明亮的梦,忍不住咬一口,甜丝丝的。

而现在,老手艺式微,做糖画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在棠湖公园里,手艺人李文霞偏偏逆流而上,接过了传承糖画的大棒,一做就是10余年。

PART1

一把铜勺作笔

“阿姨,这个怎么卖啊?”在棠湖公园后门附近,一个孩子牵着母亲的手来到摊点前,羞涩地问道。

“五块一次。你在转盘里转到什么,阿姨就给你画什么,好不好?”言语中的李文霞一脸和蔼。

定睛细看,那是一个被均分的圆盘,圆盘中有一灵动的指针,指针的外围则分别画着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

孩子将5元钱递给李文霞后,便用他那胖乎乎的小手轻轻拨动指针,并高声叫着:“龙!龙!龙……”围在一起的孩子们纷纷应和着,双脚也有节奏地跺着:“龙!龙!龙……”

仿佛指针也被孩子们那快乐纯净的童心所感染,飞快旋转的它最终竟定格在了“龙”上。孩子们欢呼雀跃,一旁远观的大人们也笑了,李文霞也笑了。

随后,只见她执勺在手,经过短暂构思,手中的勺子便飞快地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板上来回游动。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不多时,一只栩栩如生的糖龙便呈现在眼前。

李文霞顺势拿过一根竹签将其粘合在糖龙上,再顺势揭起糖龙,便大功告成。阳光下,糖龙晶莹剔透,是那样的栩栩如生,让人不忍食之。

李文霞指着粘糖画的的竹签告诉我们,刚开始学糖画时,这些竹签都是学徒们一根一根手工削制而成的。

竹签早已过了手工削制的年代,糖画也有了专门制作的机器,但却始终无法替代民间手艺人的糖画味道。

PART2

从糖饼到糖画

我们注意到,大理石板前的放着一个个类似于棒棒糖的“糖饼”,个头小,色泽饱满,看上去制作并不难。

但李文霞告诉我们:“糖画并不是轻松的技艺,‘糖饼’是学习糖画的基本功,好学,但学好却不容易。”

她跟着公公摆摊就是从最基本的糖饼开始练习,学习糖画规矩非常多,练习时要将糖丝快速弄断,动作要干脆利落,保证“手抖糖落,手扬糖收”,不然就会影响之后的作画,练好“糖饼”这一项活她学了整整2年。

如果说画“糖饼”只是入门级,而各种花鸟鱼虫、走兽飞禽、戏剧人物的形象才是真正的考验。

“刚开始觉得画糖很难,要慢慢琢磨每个造型。”李文霞告诉我们,每个形象要烂熟于心,才敢直接用勺子画,学习的过程中手上都是老茧和被糖烫的大水泡。

时间总不负努力的人,经过多年的学习摸索,李文霞画简单的鸡、鸟、蝴蝶等七八秒可以成形,难一点的龙、凤等图案几十秒也能完成。

PART3

想把这份甜蜜传下去

糖画是美食,也是艺术。

“甜食是人们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但大人们通常图个新鲜,看完“热闹”就走了,只有小朋友还喜欢这份甜甜口感的糖。

糖画的辉煌早已不在,曾经街头巷尾转糖画的盛况也早已成为过去时。李文霞想要继续守着这个摊子,就意味着日子只能在养家糊口的边缘徘徊。

一般一个糖画价格5元,一天摆摊下来也不过几十个的销量。只是如果碰到春节、儿童节等节日,情况或许稍微有点改观。

李文霞也曾想过,“干脆不做糖画了。”但冷静下来仔细琢磨,却发现除了糖画这门手艺之外,她也不会其它技能。

几百年的糖画传承,遇上飞速的时代变化,李文霞在思索,如何让糖画杀出一条生路?她盯着铜瓢熬制出的晶莹剔透的糖块,脑中的思路也在逐渐清晰。

“虽然做糖画是老手艺,但也得讲究与时俱进。”李文霞告诉我们,糖的类型,决定了糖画的口味,于是她打算在原材料上做创新;糖画样式也打算突破传统的花鸟鱼虫,结合当下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做改变。

关于这门老手艺的未来,李文霞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暂时没有想过退休,“但可能再过几年,我想为这门手艺找个继承人。”李文霞告诉我们,多一人学会,糖画传承下去几率就更大。

“我希望在很多年以后,糖画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不是湮灭在历史中,悄无声息地就没了踪影。”于李文霞而言,制作糖画实在是一份甜蜜的事业,她想一直画下去。

虽然,现在双流很少可以见到“糖画”了,但这种甜我们却不曾忘记,也会留在我们美好的童年回忆里。

杜娇图

丁平视频

蒋婷玉

编辑

杜娇审核

李元

第十五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50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