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5日,成都市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召开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调研指导会。 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燕生、指导专家袁秀菊、赖晗梅,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二处处长陈滔伟、项目主管韩杰、成都市教育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闫益友、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主任李全参加会议并作现场指导。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外事办张帅主任代表双流区参会交流。 汇报开始之前,成都市教育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闫益友发言致辞。 接着,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主任李全就成都实验区的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校的建设工作总体推进情况来进行了汇报。 成都巿双流区棠湖小学外事办张帅主任代表双流区以《同共异曲美美与共》为题就棠湖小学的中外课程共建共享项目建设做专题发言。 项目开展至今,成都巿双流区棠湖小学以“多元发展,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海棠香远美美与共”为引领,以特色项目实施为抓手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设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成效显著。 棠湖小学中外课程共建共享的目标是塑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成功教师,培养具有世界沟通能力的现代儿童,使海棠娃具有中国灵魂、大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根据学校“六大名片”和“七彩校园”开展中外课程共建共享。 棠湖小学以“六同”课程引领探索项目实施模式,“六同”课程涵盖: 01同行一个世界 “同行一个世界”课程中,棠湖小学积极探索整合育人项目式研学旅行“访”课程。 02同叙校园生活 “同叙校园生活”项目中,以Mydailyroutineandmyschool.我的日常生活和我的学校为第一阶段主题让孩子们通过“主语+时间+动词+宾语”的形式,能够简单谈论自己的作息和日常,同时用英语介绍学校的不同区域,了解中澳两国学生的日常学校生活。 03同讲一个故事 “同讲一个故事”课程中,棠湖小学与各国际友校平等协商,选定中外经典故事,确定授课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在相对固定的年级实施故事教学。双方在各自学校媒体完成课程共建共享成果展示并为参与课程共建共享活动的师生颁发证书。棠湖小学与已与诺金汉姆小学先后完成《三个和尚的故事》《我们去猎熊咯》《神笔马良》《小红帽》《猴子捞月》等同讲一个故事的活动。 04同画一幅画 “同画一幅画”课程中,棠湖小学组织开设《熊猫“棠棠”游成都儿童国画课程》通过使用中国传统笔墨和国画方法创造熊猫作品,让海棠娃和友校孩子们共同沉浸于中国国画文化中。 05同唱一首歌 “同唱一首歌”课程分两大板块:同唱一首中文歌曲和同唱一首奥地利歌曲。棠湖小学为友校巴赫音乐学校准备歌曲曲谱、双语+拼音歌词、中文配音、歌曲表演范本等课程建设资源,同唱《歌声与微笑》,让中国歌声在维也纳唱响!巴赫音乐学校童声合唱团为棠湖小学提供《华尔兹混合曲》曲谱、钢伴、双语歌词等课程资源,让奥地利歌曲在成都双流传唱! 06同上一节课 “同上一节课”课程中,国际友校共同协商,确定授课主题与内容,同上一节课,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 张帅主任精彩的发言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与赞赏! 海棠香远,美美与共!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六同”课程的建设横跨英语、语文、阅读、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学科,通过学科融合,常态化开展中外课程共建共享,发挥人文交流的育人功能!从“六同”到“大同”就是棠湖小学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棠小行动! 调研指导会最后,马燕生公参和袁秀菊专家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项目实施的一线学校致以敬意和感谢,也提出了一些极具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在接下来的中外人文交流特校建设的路上,棠湖小学将以“六同”课程共建共享为核心,发挥中外人文交流的育人功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培育具有世界沟通能力的现代儿童! 责编:小谨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143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