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0央广网成都8月6日消息(记者苏莉昌思荣见习记者李秀江)8月4日晚,成都市双流区体育中心,成都世界大运会田径项目女子米栏决赛,中国田径选手、川妹子吴艳妮以12秒76的成绩摘得银牌,成为四川首个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运动员。吴艳妮摘得银牌(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当晚,吴艳妮夺银的消息,很快冲上各大热搜榜,她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人气运动员。吴艳妮赛后一路狂奔找妈妈,母女两人相视激动挥手哭泣的画面一度让众人动容。除了在世界竞技赛场上代表中国田径米栏的强劲实力,阳光自信、又美又飒,是很多人对吴艳妮的评价。央广网记者曾多次独家报道吴艳妮的成长之路。可以说,今天呈现在众人面前的那个让人称赞的吴艳妮,除了自身的勤奋努力之外,更离不开其母亲熊艳“独有一套”的教育方式与陪伴。田径启蒙:各种兴趣班只有舞蹈坚持下来接触田径后越学越兴奋吴艳妮并非从小就展示出过人的天赋,走上田径这条路,也算是误打误撞。小时候的吴艳妮活泼好动,不爱学习,在教室里总是坐不住。“艳妮爷爷跟我说,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小儿多动症,医院检查一下。”吴艳妮小时候的好动,在班上都是出了名的。熊艳说,从3岁半开始,带着吴艳妮学习舞蹈,也练过钢琴、古筝,结果钢琴的踏板踩坏了,古筝的琴弦弹断了。她还练习过声乐、奥数、写作、主持,最终只有舞蹈坚持了下来。“当时只是觉得一个女孩子,学舞蹈漂漂亮亮的,能成才的话,当个舞蹈家也挺好的。”“艳妮一直跟着我长大,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我把她从自贡富顺县转到了内江市资中县读书。”熊艳说,在年的资中县运会上,吴艳妮获得了短跑米冠军,被资中县体校教练周幼君看上了。“作为父母,何尝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未来呢,不过当时并不抱希望,只是想让她试一试”熊艳说,实际上从一开始不认为女儿能在体育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我自己也曾是一名田径短跑运动员。我告诉她,妈妈也是搞体育的,那个苦你吃不了,坚持不下来!”没想到,女儿这样回答她:“妈妈,你就让我去试一下吧,不行了再说嘛。”熊艳没想到,女儿一试就上瘾了,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训练过程中,吴艳妮很快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没过多久,周幼君就将她推荐至四川省田径学校进行训练,后又推荐其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跟随杨辉教练进行训练。吴艳妮参加比赛(央广网记者昌思荣摄)生活陪伴:为了照顾饮食起居,把自己从门外汉变成了“营养专家”在妈妈的陪伴、教练的支持下,练习跨栏11年,吴艳妮的成绩一步一个台阶。全国大奖赛、锦标赛和冠军赛冠军,全运会季军和亚军,亚锦赛第5名,个人最好成绩达到12秒87,在女子米栏项目上,她成为国内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田径训练的强度特别大,对体能的消耗也大。吴艳妮在成都、北京训练期间,熊艳经常赶过去陪着她训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每次从自贡过去,她都要带上当地的一些土特产、农家的鸡鸭等材料,给吴艳妮制作营养餐。如今的熊艳,对哪些食品能快速补充能量,哪些食品能增强耐力了如指掌,俨然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位营养专家。“反正就是各种研究,研究多了,也就懂一些了。”熊艳说。相处模式:孩子很孝顺母女更像闺蜜、好朋友此次获得亚军后,吴艳妮起跑前那标志性的用手指向赛道又指向天空的动作,引起了众多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142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