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15:30分,来自泰国曼谷的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并停靠海关指定检疫机位。舱门开启后,身穿防护服的王智弘宇与同事们立即投入了紧张有序地一系列工作:逐一核对旅客信息,对旅客进行体温筛查,对温度较高的旅客进行腋下水银复测,按“低风险旅客先行、高风险旅客后行、最后转运有症状旅客”的原则分批次有序安排旅客下机。王智弘是成都双流机场海关值机科副科长,他所在的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把守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也正是有了王智弘一样坚守旅检战“疫”一线的海关关员们,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才织牢了成都口岸疫情防控网。登机检测登机检疫,把好第一道关测温枪、口罩、防护服…这是王智弘的全副装备,当舱门开启后,他和同事会立即登上飞机对旅客进行检疫,“一般都是二到四名关员登机执行这项任务。”王智弘告诉记者,进入客舱会先对发热旅客展开体温复测,再对所有旅客逐一进行细致测温和医学巡查。“有些旅客情绪比较焦躁。”王智弘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旅客们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了,有些甚至转机几十个小时才抵达成都。每当遇见这一类旅客,王智弘都会提醒同事们耐心劝解、引导。在飞机上执行登机检疫任务时,他和同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把口罩戴好,做好个人的防护!”登机检测王智弘特意总结了“四心”工作法,通过现场耐心地政策宣传、贴心地表明对旅客的理解尊重、焦心地通报疫情严峻态势、真心地请求支持配合,“也特别感谢旅客的配合和理解,每次都会有旅客在我们做工作后重新检查申报内容。”王智弘还很善于风险管控。一次登机检疫时,他从乘务员的闲聊中听到某航班出境时有乘客被出境地海关拦截移送,尽管没有布控,他仍带队在该航班入境时登机检查,将该机组人员移交现场做医学排查,并从中筛查出一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移交地方疾控部门。“敬一天有27小时的你”正式入境通关前,所有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健康申明卡》,然后进入成都海专门设置的入境卫生检疫作业区后,海关关员首先会对入境旅客开展第二次体温筛查,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旅检四科二级主办张笠的工作岗位就在这里。验核健康卡“我们对所有入境旅客进行%红外线体温监测,监测系统实时红外线视频监控,当旅客体温超过海关的报警阈值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对超标报警的旅客,通过红外线和可见光图片对比后精准锁定,引导至流行病学调查区域接受流调排查。”可别小看这一环节,张笠曾经碰到这样一位旅客,背着双肩包、穿着厚外套,一路从廊桥走到大厅,不知道是走的快还是情绪比较紧张,刚通过红外线体温监测就传来了报警声。张笠立即引导他在旁边的区域进行短暂的休息,并进行了相应的沟通和了解,10分钟后,该名旅客情绪平复后,顺利通过了相应的测温环节。入境体温筛查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回过山东老家的张笠,原计划今年春节和爱人孩子回老家陪父母过年,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取消返乡行程,回到工作岗位,并主动要求到最难、最急、最险、最重的地方去,承担起了现场风险旅客数据分析、旅客体温监测、指导填报健康申明卡、排查高风险入境旅客、验放防疫物资等工作。春节期间连续24小时坚守岗位,高度紧张的工作之后,还要加班做好业务交接和物资补充等工作,同事在他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141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