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如果说年的成都土拍市场的关键词是“火热”,年是“沉寂”,年是“复苏”,那么年就是“重回高峰”。克而瑞统计,年成都一圈层成交楼面价1.5万/㎡以上的土地占比高达47%,二圈层成交楼面价1.5万/㎡以上的土地新增7%的份额。“限地价+竞配建”成为大趋势,“双限地”入场,房企已经告别在成都拿地的“黄金时代”,拿地难度超过以往,拿地之后的产品打造与销售更考验功底。白银也是贵金属,成都市场的机会仍在,只是,需要真正的实力玩家去挖掘。新规则从年开始,成都在竞拍规则上就开始不断“推陈出新”,到如今“限地价+竞配建”只是常规操作。年,成都土拍加入新规则——现房销售,但现房销售规则在成都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在龙湖和锦江统建华发拿了两块现房销售的土地后,现房销售便再未出现在成都土拍规则中。现房销售规则没有在成都土拍市场全面铺开,年成都开始试水“双限地”。年9月14日,成都出台15条房地产新政,新政第一大条就是“加强土地市场调控”,明确将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有效调控土地价格,引导市场主体理性拿地。15条房地产新政出台不久后,成都“双限地”登场。10月30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了两宗住宅用地的出让信息,规定采用“限定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销售均价+设置土地最高限价+竞配建并无偿移交统筹住房面积比例”方式进行拍卖。目前,成都一共出让了11宗“双限地”。清水最高售价和成交楼面价相差在—元/㎡之间,最小的,是炎华置信拿下的新都42亩地块,地价售价相差仅元,考虑到还要配建并无偿移交统筹住房面积比例8%,利润空间只会更小。年成都出让的双限地看似对房企利润把控要求极高的“双限地”规则并没有影响房企拿地的热情,已经拍卖的11宗“双限地”,有7宗在竞拍时达到最高限价,转向竞配建。值得注意的是,从“双限地”入场后成都的土地供应特征来看,“双限地”的占比并不高,许多热门地块,并没有施行“双限”规则。“双限地”今后是否会全面铺开,还需要继续观察。新记录新规则诞生的背后,是贯穿整个年成都土地市场的高光表现。年年初天府新区的一场土拍或许就是成都土拍市场的一个缩影。年3月,天府新区两宗合计亩土地登上拍卖台,最终,蓝光以.8元/㎡的价格拿下50.2亩地块,溢价率49.5%,无偿移交统筹住房比例达23%。佳兆业以元/㎡的价格拿下68.5亩地块,溢价率49.4%,无偿移交统筹住房比例达23%。这是两块“回锅地”,就在半年之前的年9月,这两块土地以流拍收场。重新入市后,两块土地的成交楼面价,都超过了之前流拍时设定的起拍价。克而瑞统计,年成都涉宅地成交楼面价平均元/㎡,较年上浮19%。其中,一圈层成交楼面价1.5万/㎡以上的土地占比高达47%,二圈层成交楼面价1.5万/㎡以上的土地新增7%的份额。▲图据:克而瑞年,成都名义成交楼面地价首次破两万。年7月,高新区新川板块41.89亩住宅用地,被成都华纬源商贸有限公司竞得,成交楼面价元/㎡。年结束后,成都楼面地价TOP5地块也大面积更新,其中有四块土地更新为年出让的土地。与此同时,锦江区、龙泉驿、新都、高新、天府新区、崇州、邛崃等区域的地价天花板被刷新。▲成都楼面地价TOP5地块图据:锐理数据新速度年4月2日,中南竞得武侯区19.41亩纯住宅用地,9月25日,中南和华宇在该地块上联合开发的项目君启取得住宅预售许可。从拿地到取证,君启仅用了5个多月。回顾此前,年2月2日,武侯新城的金茂府取得首张预售许可证,金茂府拿地是在年4月6日,从拿地到项目首次取证,间隔时间近两年。相比—年这几年房企从拿地到开盘的普遍慢节奏,在年,成都房企开始“跑步前进”,很多在年拿地的项目,已经在年实现开盘。老项目逐渐入市消耗,新地块入市时间缩短,成都楼市的新盘供应,正一步一步实现以年之后拿地的项目为主。新地块项目在市场供应中的占比提升,推动着成都新房市场的价格体系更新。市场似乎也已经逐渐接受了新的价格体系,房企和购房者中,少了前两年的观望氛围。新面孔土拍依旧是新面孔房企切入成都市场的重要方式,德信、中国南山、北京天恒、港龙中国等房企通过土拍首度布局成都。年5月—6月,德信在成都连落两子,竞得兴隆湖约43亩和麓湖板块约62亩地块。成交楼面价分别为元/㎡,元/㎡。5月21日,北京天恒集团以元/平米的楼面地价竞得新川科技园约69亩纯住宅用地,溢价率高达31.54%。年9月,港龙中国以楼面价元/㎡竞得双流一宗面积约76亩的纯住宅用地,值得注意的是,港龙中国拿地之后引入了美的置业联合开发该地块。中国南山进入成都则是通过产业拿地。年1月,中国南山拿下武侯区一宗面积约.6亩的土地,该地块有大量的公建配套义务,项目业态以商务办公、演艺娱乐、零售商业、餐饮业为主导,投资额度不低于16亿元(不含将近18亿的土地出让款)。还有一些虽谈不上新面孔,但也有多年没有拿地,年开始重新“补仓”的房企:如隆基泰和、三盛、荣盛、建发、大陆集团、合能、海伦堡、炎华置信等。其中,建发仅靠以46.82亿拿下的锦江区亩地块,就空降年房企成都拿地金额第二的位置。补仓最积极的是隆基泰和,年一共在成都拿下了三宗土地,这也是隆基泰和首次开始在公开市场拿地,其上一次在成都拿地要追溯到年收购龙泉铂悦山项目。▲年常规房企成都拿地金额榜图据:锐理数据年成都土地市场的热度还在延续,年第一拍,武侯区54亩土地吸引了13家房企参拍,最终绿城以元/㎡+8%移交竞得该地块。拿地不易,但挑战背后是更大的机遇。步入“白银时代”的成都土地市场,依旧会是值得深挖的价值大陆。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p/138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