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房产成都站 说起航空港,相信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都是那边肯定受飞机噪音影响很大。 但事实是,依托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设立的“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航空港,虽有“航空”之名,却并不在航线上,在这里基本听不到飞机噪音。 至少在航空港踩盘3个多小时期间,笔者没见到一架飞机飞过,反倒是距离机场相对较远的武侯新城因正处航线之下,硕大的飞机时不时低空飞过,还伴随着有相当大的飞机噪音。 航空港虽没有飞机噪音,却充斥了各种机车的噪音,大巴车、大卡车们疾驰而过,人声鼎沸,尘土飞扬......这就是航空港,一个发展了近30年的经济开发区的现状。 成也交通,败也交通 依靠天府国际机场,简阳近几年声名鹊起,成为近些年成都开发商开拓的重要战场之一。 然而同样有机场傍身的航空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住房整体水平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 双流国际机场每年旅客吞吐量都好几千万,人气高,但航空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却一直不尽人意。 受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交通。 依靠城际航空交通崛起的航空港,发展前景却受制于不够完善的区域交通。 由于临近机场,航空港的定位算得上是交通枢纽,借助机场,周边修建了比较全面的交通路网——外部,有绕城高速和成双大道;内部,有机场快速路、大件路、川大路三条横向交通干道,以及西航港大道、长城路和珠江路三条纵向交通干道交织形成的交通路网。 但这些看似很全面的交通路网,却基本只在区域内部循环,无论是到大源、华府还是到武侯双楠,都遍布各种断头路,这让航空港居民的出行变得并不那么顺畅。 所以当下提到航空港,最直观感受就是:堵!尤其是到通勤目的地大源的路线:从珠江路到川大路东延线,每逢工作日就生动诠释什么叫做“堵成狗”。 正是由于联结其他区域的交通路网一直滞后,航空港楼市的发展也一直不上不下。即使与大源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房价却基本打了个对折。 不仅如此,城市界面也是天差地别。 大源不用说,国际城南的代表居住区,城市界面也是大都市的形象。而航空港却被一直诟病像个“城乡结合部”,到现在区域内都还有大量低矮破房的存在,让人恍惚:这就是开发了三十来年的经济开发区吗? 就像轰鸣的飞机声阻挡不了改善群体们涌入武侯新城,算不上很美好的城市界面也阻挡不了刚需们选择航空港。 特别是在城南上班的刚需们。 航空港地处成都西南,到大源和金融城的距离还比较近,如果道路不那么拥堵,基本能够满足刚需群体们“半小时”通勤时间的需求。 好在近几年开通了地铁8号线和地铁10号线两条地铁线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航空港交通拥堵的压力。 但尴尬的是,地铁10号线和地铁8号线这两条地铁线路都是呈东北-西南向,而不是直接连接航空港和城南。如果要从航空港出发去金融城、大源等城南核心区,乘坐地铁至少还要换乘两次才可以(先换乘9号线再换乘5号线或1号线)。如果是居于距离地铁站较远的区域,还需乘坐公交车再换乘地铁8号线或10号线,再换乘其他线路。 而换乘后最终花费的时间,换算下来其实和乘坐公交的时间相差不大,所以对于无车党来说,航空港的交通线路,还是有一定的缺陷。 配套较完善,生活氛围浓厚 但交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支撑起生活幸福度的,更多的是生活配套。 把城南刚需们的置业地图摊开对比,可以明显发现航空港的生活配套在丰富度上可以稳居前列。 比之南湖,航空港有更大体量的商业体。目前区域内部有三大商业体:韩国城、蓝光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