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 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十三五”以来,双流区打造对标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01自贸试验区改革加速推进自年4月1日成都双流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以来,围绕适航适港产业、拓展空港门户功能、空港自贸改革、打造空港“金融小环境”和“法治空港”建设等工作,聚焦服务航空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自贸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提供了重要保障。 年5月24日,四川首架保税融资租赁飞机“双流壹号”成功交付,这是继成都双流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全省首台保税租赁飞行模拟机交付后,双流自贸改革实现的又一重大突破,从此我省飞机租赁产业发展有了实质性成果,对于四川发展航空经济意义重大。 由此,飞机整机、机场地面设备、设备维修等租赁项目将陆续实施,对四川来说,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破冰,标志着航空金融高端领域开拓成功,能够进一步强化政策优势,吸引更多飞机租赁业务落地,同时带动跨境融资、外汇套期保值、资产证券化等配套金融业务的提升。 年7月,中国西部首架全货机正式加盟川航;10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接受海关总署验收组正式验收;12月,四川省首单进口汽车保税存储业务正式落户双流综保区…… 随着一系列自贸试验清单任务的“规定动作”与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的“自选动作”落地生根,双流自贸试验田里创新的幼苗茁壮成长。 ◆“十三五”期间,我区大力推进自贸改革试验,高质量完成项改革试验任务,累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87个,其中在全国全省全市有重要影响案例20余个,双流自贸创新成果进一步凸显、航空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口岸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仅年就高质量完成试验任务条,形成改革案例31个,其中5个案例上报商务部。 ◆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成都双流自由贸易试验区还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全面实施空港“7×24”小时通关服务和小时过境免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免费申报%覆盖;通过实施综保区“智慧综关”改革,通关成本降低约60%。特别是今年面对疫情影响,为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我区多措并举支持货运航线开辟、“客改货”和口岸贸易快速恢复业务,今年上半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量全国第一,5月航班起降架次实现了全球第一。 02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年2月,双流区启动机构改革,既全面对表落实“规定动作”,对标中央和省市级设置机构33个;又因地制宜做好“自选动作”,创新设置航空经济局、国资金融局、行政审批局、综合行政执法局4个特色机构,坚持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与时俱进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聚集力和辐射力的必然选择。 年12月,通过将行政区划调整与全区经济发展版图紧密相扣,从产业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方面对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进行深入研究后,我区实施了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完成12个镇街优化合并工作,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建设一支适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镇街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快我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及特色小镇建设。 机构改革和镇街行政区划调整为双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扫清了障碍。从年3月起,我区通过资源要素向产业功能区聚集,推动空间重构向治理变革跃升,率先在产业功能区构建以“主体局办公合署功能区、职能局机构派驻功能区,事项局服务延伸功能区”为核心的“局区合一”管理体制和“领导一肩挑、管理一体化、办事一门清”的工作机制。 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 “通过充分授权,我们将与企业需求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都纳入了功能区综合服务,实现‘应放尽放、按需下放’,变部门多头办理为功能区直接办理,实现企业‘就近办、一次办’,真正做到让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03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一座城市集聚高端资源、优化产业生态、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双流大力开展“企业咖啡时”活动,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审批服务下沉、政府职能转变等,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 今年7月17日,“企业咖啡时”活动首次出川,开展走进广东专场活动,近距离聆听企业诉求和心声,助力企业问题解决,与企业一道凝心聚力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事实上,每周五,我区分管副区长都要请辖区企业家或企业代表聚在一起喝咖啡;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当“服务生”去接待,请企业家喝咖啡谈心交流……年,双流在全国创新出台《“企业咖啡时”行动方案》,以“咖啡文化”为载体,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局与难题。同时还开通“”服务专线、精选名服务企业首席代表,为企业及时答疑解惑。 运行近2年来,以一杯咖啡为纽带,我区成功实现了“企业咖啡时”活动机制一二三产业和市场主体全覆盖,建立起企业服务线上线下对接沟通常态化机制,精准高效为企业解决问题,不仅畅通了政企沟通交流的渠道,更营造出重商、尊商、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慕名而来”。 年9月—年9月,“企业咖啡时”活动共开展次(主活动25次,子活动次),收集企业诉求共计5件,办结率99.60%,满意率97.59%。 年,“企业咖啡时”还获评成都网络理政年度“十大创新案例”并在全市推广;在“全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排名中位列第16位,在“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排名第9。 除了同企业家们“喝咖啡”,我区还注重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服务效能的改变。 成都双流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双流后,我区围绕自贸试验区创新,全力打造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区级政务服务改革“样板间”——空港自贸企业服务中心,提出了“四个转变”,全力建设全国首个承接省、市、区三级事项的企业服务中心。 四个转变: 服务层级由“本级集中”向“多级集中”转变 服务方式由“多门集中”向“一门集中”转变 服务内容由“宽泛承接”向“精准承接”转变 服务范围由“单一服务”向“组合服务”转变 为靠前服务产业功能区,更好地复制和推广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改革“样板间”经验,年12月16日,区行政审批局及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整体搬迁至空港自贸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将业务拓展至全域双流非自贸区范围。 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进一步优化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的出台,我区围绕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定了项优化提升举措,进一步强调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创新服务等全面系统性改革,实现了全区范围内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2.5小时,水电气通信报装“一日办结”,用水、用电、用气全流程办理时限压缩至2.2个工作日、4.9个工作日和7.3个工作日。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我区还通过做强区政务服务大厅为“1”的主导,做优不动产登记、公安办证、公安车辆、人社、医保等8个政务分中心,延伸镇街市民服务中心、村社便民服务站功能,下沉项审批服务事项至镇街,构成起全域覆盖的1+8+N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双流的明天 将更美好 记者:唐静 图片:朱戈王鸿明 编辑:刘婷 审核:孙健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f/69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