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年度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出炉。 省统计局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五个方面,对年全省个县、市、区(成都市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攀枝花市东区、西区和自贡市自流井区8个区未纳入评价范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我区位居四川省“十强县”第二名,并获得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类区先进县(平原地区)第一名。而这也是我区连续22年进入全省“十强县”。 调结构稳增长转型升级加速跑 正公路一侧,中电熊猫8.6代线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这个总投资亿元的项目占地面积约.5亩,总建筑面积近8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彩色滤光片、模组生产线、配套动力设备和研发设施等,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亿元。 自年5月正式开工以来,该项目就一直保持着火热的建设势头,9月28日已经举行首台核心工艺设备曝光机搬入仪式,比原定计划提早了整整1个月。按照进度,明年4月一期项目就有望投产。 站在“十三五”的全新起点,过去的一年对双流而言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 《年成都市双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 在这一年间,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成都芯谷规划建设,金发科技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移动IDC等10个项目主体竣工。 经历了区域管理范围重大调整之后的双流,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牢牢把握住了撤县设区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书写了灿烂的奋斗篇章。 强驱动增后劲产业聚集动能足 在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今年9月正式投产的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正在运转。经过制绒等七大精密工序,一枚枚“双流造”电池片源源不断地下线。 落户双流以来,该项目的建设就一次次刷新“双流速度”。年6月,通威太阳能第一块晶硅电池正式下线。而当时距离项目开工,仅8个月时间。创新驱动为企业增加了强有力的后劲,也为双流的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放眼全区,涵盖太阳能、风能、核能、储能电池和生物质能等多个领域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加速聚集,其中太阳能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核能领域、风电领域和光热领域也都形成了相应配套生产能力。 从创新载体看,太阳能领域聚集了包括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内的产业平台;核电领域拥有中国核动力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回首这一年,我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动力,双流“创十条”和“人才新政”等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同时,我区扎实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完成50k㎡军民融合产业园概念性规划;中电科信息安全产业园等3大园区列入全省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中物院银河·一期、核动力产业基地等载体建成投用。 不仅如此,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获批也让双流再度扩展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充分激发了发展动能。 双流新闻中心记者叶丹 审核肖蜀韵编辑吴文翔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福建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