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通过5G,我躺在家里的床上,就能给远在蒲江的患者看病。”四医院超声科诊室,科主任周鸿拿着一块平板电脑,对着媒体记者们的镜头操作起来。 他的身前还有一块近百英寸的屏幕,显示着与平板电脑同样的画面:医院的医生正在为患者看诊,超声影像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看起来是肾结石的早期表现。”网络两端的医生交流起来,这是医联体制度下的“5G智慧医疗”。 ↑年7月4日,医院的5G超声远程会诊。 年,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首次“破8”,达到80.54岁,比全国高出3.54岁。 红星新闻早前报道:成都人均期望寿命80.54岁高出全国3.54岁 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5G、医联体、家庭医生等技术和制度的运行,是支撑起这份数据的背后力量。 医联体建设在5G技术中加速 年上半年,医院超声科与医院超声医学科积极协作,率先在成都开展了第一例5G远程超声“诊断”。双方的协作已经趋于成熟,于是有了周鸿医生话语中,在家里为蒲江患者看病的图景。 事实上医联体不仅存在于两院之间,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到,蒲江县各级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就诊数据,也能够医院的诊室,“当地村民医院的医疗服务”。医院院长徐俊波、医院副院长王展峰介绍,早在年1月,双方就启动了第一轮托管合作。 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将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放在蒲江县,组建了以医院医院,医院,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医院的“1+1+N+n”纵向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年12月实现了医联体蒲江区域全覆盖。 ↑年7月4日,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 经过几年的医联体建设,蒲江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2.32%,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新格局,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3级手术较托管前增加了24倍。高难度的4级手术,以前蒲江是很难做的,现在每年能做90台。”徐俊波介绍,因为医联体的存在,蒲江患医院,也不需要重复缴费。 年,双方启动新一轮全面托管,确定将医院建设成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医院。”多年来,医院为蒲江县提供人才培养、技术设备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提供医疗管理理念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年7月4日,医院的远程放射诊断区。 年蒲江县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24岁,达到国内发达地区水平,无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低至2.55‰。 据悉,医院-蒲江医联体的模式,已经被复制到都江堰区域,最远延伸到了成都以外医院。在这其中,5G技术拓展了医联体内信息化服务,为医联体建设加了速。 危重救治转诊“无缝衔接” 年前,成医院引进新生儿ECMO技术。ECMO在医学界有“叶医生”“魔肺”“终极救命神器”等美誉,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可以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是体外生命支持的关键技术。业内人士认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此前,医院、医院、医院相继成立ECMO团队,成医院引进的新生儿ECMO技术在西部是首例。“这项技术可以为危重新生儿提供生命支持,新生儿死亡率将进一步得到控制。”成医院院长林永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经过逐步的严谨实验,该院的新生儿ECMO技术已经成熟待命,有需要时即可上架运行。 这份技术,将为新生儿套上一层最终的保护伞。 ↑年7月4日,成医院医生介绍体外膜肺氧合机器(ECMO) 早在年,跟医院-蒲江医类似的医联体模式,在成医院与金堂、双流、崇州、彭州“东南西北”四个区县之间推广起来,称之为“妇幼医联体”。年9月,结合成都“东进”战略规划,成医院又进一步将简阳市纳入体系中。据悉,除了成医院,妇幼医联体也通过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向多家医疗机构下沉。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与医联体牵头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了成都市危重救治转诊“无缝衔接”。 年成都市共承担产科合并症、并发症急救例,新生儿急救例,医联体内共上转人次,其中,危重疑难病患人,占比57.19%。年,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低位运行,孕产妇死亡率6.23/10万,婴儿死亡率2.77‰。 家庭医生助推基层卫生建设 20元钱,看病时能做些什么?医院,可能只够一个挂号费;有个头疼脑热,只够买一盒感冒药…… 但在成都老马路社区的居民胥大姐看来,自掏20元签约家庭医生,可能是自己一辈子在看病上花得最值的一笔钱。在成都市卫计委发布“标准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后,日前,胥大姐成为了成都市家庭医生签约B类个人固定付费服务包的居民,不但自己的高血压、老伴的糖尿病问题随时都能找到家庭医生咨询,还能享受健康管理、医院转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特色服务。“平时儿女不在身边,签约B包让全家人都放心,真的特别超值!”胥大姐乐得逢人就向邻居推荐。 ↑年7月4日,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据悉,家庭医生服务推广开来,仅在成都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已签约居民3万多人。该中心副主任蔡正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家庭医生服务提供三类服务包,有针对特定群体的免费服务,也有每月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个性化服务, “每月家庭医生至少上门一次,如果发现某居民健康状况不佳,上门频次便会增加。”据介绍,该中心签约居民多次在患上重疾的早期时,被家庭医生发现症状,“重大疾病在早期就能发现,有个老大爷说能让自己多活十年。” ↑年7月4日,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红星新闻记者王拓摄影记者张直 编辑刘静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zf/128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