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月3日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通稿公布。会议重点研究了两个问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层直接点名这两大区域,新闻联播头条用了多达4分半钟的时间播放。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此次并未明确纳入国家战略。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争夺战中,成渝再一次抢占了先机,基本板上钉钉。重庆成都这组CP,已经被谈论得太久太久,城城也借此聊聊这这一出“双城记”。▼中国城市热度图图据/滴滴出行01相爱相杀还是相互成就?双城记概念最早见于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故事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联系了起来。后来,人们发现全世界很多优秀的城市,是成双成对出现:国外的伦敦与巴黎,纽约与洛杉矶,东京与大阪。国内的北京与上海,广州与深圳,南京与杭州。人们渐渐把这个概念演绎成一种城市之间的CP概念,特指那种势均力敌、联系紧密又暗自较劲、互为瑜亮的对手城市。但“唱好‘双城记’”被写进高级别会议的通稿,还是非常新鲜的。成渝双城记被国家提及,不是没有理由。上面城城说了,当下双城记更强调CP感,不一定在乎距离近。但像成渝这种既是邻居,又能CP的。着实罕见。有人肯定会问,宁杭、广深也是邻居+CP。但大家不要忽略了,宁杭、广深彼此虽然近,但城市文化和地域方言都截然不同。唯有成都和重庆,距离相近、经济发展程度相同、文化和方言也类似。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成都和重庆的存在,西南地区主流方言标准音才得以标定,其饮食和文化才能快速走向全国。当然,双城记也不都是好事。成渝网民间的争论还是小事,两座城市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才是最要命的。反观中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是北京说了算,长三角是围着上海转,大湾区广深虽有嫌隙,却大体是错位发展的。内耗均不及成渝严重。该问题,在年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有提及,并严肃指出背离发展问题。这几年,四川、重庆两省市主要领导互动频繁,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区域发展重心,各自也有了新的相向发展的新战略。此次中财委第六次会议也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未来,川渝两省、重庆成都两市,从相爱相杀到相互成就应该会有进步。▼成都夜景摄:静觅02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重庆向西,成都向东,两市早已开干梳理一下成渝各自的发展脉络,会发现这两座城市本来是可以互补的。成都的基底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衰落后,成都沉寂一段时间,后来一手搞文化、旅游,一手当买办,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公司在成都设立“西南分舵”。再后来,各种产业门类渐渐齐全,加上宣传营销策略,成就了成都今日的江湖地位。重庆因开埠而兴,海洋文明带来了工商业的底色。抗战时期红了一把,年后又夯实了自己的制造业门类。年,再次成为直辖市后,也有不少政策加持。总的来说重庆比成都更重视“内功”。后来因为发展和考核压力,两座城市才开始公开争一些东西。虽然两座城市喊了合作多年,但如果考核指标不变,两座城市的内耗或将继续。对成渝而言,需要超越它们行政级别的顶层设计,来协调两者。所以本次高规格会议的定调,可谓正当其时。既然上面都说了双城记要唱好,成渝相向而行也成了必然。具体到城市发展的区域格局上,自然是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对应成都东部新城、重庆新高新区,从经济到地产必然都能收获直接利好。实际上,过去几年,从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到前2年开始提出东进;重庆重仓自己的家底渝西,到明确提出由21个行政区构成重庆主城区都市圈,再到重组高新区(科学城)。两个城市,早已开始了布局。加上这几年,两省市之间高层次互访和数十项合作协议的签署,为等待中央政策的加持,大家其实已经准备良久。回到各自的空间战略,空间格局直接决定一座城市的运营效率。成都东部新城阵仗大一些,这是成都城市想要历史性跨越的必然方向,规划手笔直接跨过了龙泉山,气魄非常大开大合。未来,还有天府国际机场的坐镇,真是想象力无限。重庆新高新区(科学城)似乎低调一些,这可能也与重庆本身的地形相关,城市规划和布局需要更多智慧。不过,重庆西部地区,家底较为雄厚,除了重庆高新区,还有璧山高新区、永川高新区、荣昌高新区等数个国家高新区。另外,重庆辖区内剩下的县,几乎都在东边。除了对接成都,确实也要考虑首先带动辖区内的问题。当然,身为直辖市,除了辖区内的辐射,带动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湖北西部也是理所应当。相信随着重庆的发展,这都不是事。▼成都丹景山观景台“城市之眼”03双城记其实另有深意不过话说回来,“双城记”只是高层的形象表达。官方准确定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某种意义上,经济圈的概念和双城一样重要。也就是说,上面钦点的以重庆、成都为双中心的这一个城市群(或经济带)。而不是简单的重庆市辖区+成都市辖区。现在上面给政策,很少花落某一个具体的点,而更在意由点及面的连片带动。在这个逻辑上,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长三角要扩容到安徽全省,而不是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概念?为什么京津冀光有北京、天津不够,还要用北方第一新区辐射冀中南?为什么成渝往往能领先武汉?抛开国家战略备份因素不谈,说白了就是成渝联手,辐射的面积和人口更多,带动作用更强。考虑到成渝城市群内,除了这二城,其他几乎是塌陷一片。因此会议才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两座城市的发展和带动重任,其实也是任重道远。考虑到成渝目前的经济体量和带动能力,短期内不会有上海对于长三角,广深对于大湾区那样的辐射效果。所以短期内,利好最多的还是重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随着时间的发展,成渝间的广大川中地区,才会慢慢开始享受红利。而最终目标,会议明确: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这也便是,除了于三大城市群外,成渝两座城市,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城市群),高于其他城市群地位的地方。04越是封闭,越要开放对于本次会议的表述,城城还注意一个点:“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之前人们最多谈到“内部开放高地”,少有“战略”二字。这或许包含了国家更高级别的考量。押宝成渝,不仅拉大了我国的战略纵深,更延展了我国的经济厚度。于是乎,“开放“和”战略“一样重要。远离海洋、群山隔阻,大西南曾经给人的感觉是封闭。不过这些感觉即将成为老黄历。对成都来说,双流国际机场已稳坐国内老四宝座好几年。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落成,各项指标必然进一步碾压北上广之外的城市。对重庆来说,除了紧紧抓住长江这条水运生命线,动作其实更多。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出台,将重庆推上枢纽地位。而随着高铁时代的进一步升级,重庆将成为不输郑州、武汉的铁路枢纽。对天府新区有什么机会?对于天府新区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东西合璧’的国家重大战略,价值超过想象。”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汤继强表示,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人才和聚集速度优于其他区域,规划价值和生态价值溢价明显,且后续效应倍增并持续体现,稍有常识和远见的投资者和外来客,必优先选择新区作为事业和生活的首选地。未来,天府新区应积极参与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若干具体项目中,在产业协同、人才协同、资源协同及发展协同的总体框架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中坚和先锋。”本文素材来自:杠杆地产、天府发布合作洽谈:wn_chengcheng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72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