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幢幢富有川西民居特色的乡村“别墅”间,一条条井然的新村道路蜿蜒,一湾湾清澈的湖堰波光粼粼,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微田园”环绕周边……

这是早春时节双流区黄甲街道八角水寨新村的景象,作为四川双流着力打造的幸福美丽新村“样板间”,今年类似八角水寨的幸福美丽新村将在该区实现全面覆盖。

↑八角水寨新村一角

↑八角水寨新村一角

居住条件“鸟枪换炮”

家风建设春风化雨

“房子建好了,并不意味着幸福美丽新村就建成了”。双流区黄甲街道党工委书记罗雪梅说,建了新村,还要给它铸魂,通过文化建设让乡村更有内涵。

“咋回事?村里来了一群学生娃娃,啥都不做,就听你摆龙门阵?”这是八角社区水寨新村居民曾饶有兴趣谈论的话题。连日里,来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20余名学生,深入40余户农家,与居民们拉家常,采写普通人家的家风故事。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村民家中采写家风故事

“我们采访了好几家,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虽然多是家长里短和亲情故事,但平凡人普通事,对我们也是一种震撼。”大学生方雨介绍说,她曾采访了一位刚刚动完手术的母亲,其女儿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妈,还要忙活照顾幼女、新房装修等事情。“从中,我听到了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满意、感谢,也深刻体会到充满正能量的家风在这个普通家庭的传承。”

年里,双流区“八角水寨”开展了“一份调查问卷、一个传家故事、一份家规家训、一张全家福、一份倡议书、一场故事会”的家风建设活动,引导群众将好家风传承逐渐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传家风促乡风,推动新村社区治理。

↑知名书法家为村民书写家规家训;这些家规家训都是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每家每户采访后,与受访者深度沟通后总结出来的结晶。

如今,走进水寨新村,文化气息如习习的春风扑面而来。房屋墙面上,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型手绘宣传画引人注目;公共绿地上,遍插60余幅本地村民家规家训的铭牌引人驻足。村民邓伟明说,现在新村不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而且很有文化气息,住着更加巴适。

↑刻印村民家规家训的铭牌引人驻足。

↑八角水寨新村村民贾应朴一家悬挂家规家训匾额。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水寨新村党员贾应朴给家庭成员讲述良好的家风故事。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盖起新房子,鼓起钱袋子,传承好家风,美丽幸福新村才更有底气。“如今,水寨新村人已全部入住,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小生活。”

黄甲街道八角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他们计划对八角水寨新村的绿化、产业配套环境进行提档升级,规划打造塘堰休闲区域,致力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对于家风文化建设在这里将起到的“粘合剂”、“润滑剂”作用,实现“让好家风带动好民风”之效,黄甲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充满期待。

“坛绘”传承历史文化

民风廊见证美好生活

双流区胜利镇在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进程中,通过道德引领、文化熏陶、美德传承等方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新村建设又呈现出另一番新景象。

↑双流胜利镇云华新村一角

↑特色“坛绘”传承历史文化

在胜利镇云华新村步道上,青砖黛瓦砌成的矮墙立在道路一侧,家家户户常见的“泡菜坛”也被搬上了矮墙,坛身绘制了色彩艳丽的图画,坛中栽植了花草。经过一番妆点,普通的坛罐摇身一变,成为了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

“这是云华新村打造的民风廊。”云华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新村建成后,我们想为村民们保留一些乡村的回忆,特意加入了砖瓦、石磨、坛罐等常见物什。”去年,为充分挖掘区域特色,弘扬历史文化,在景观打造中融入了文化、文明等元素。

↑精美的“坛绘”构成新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居委会工作人员罗梦介绍,原来坛身上的图案另有乾坤:一幅幅画将“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文化”“三国文化”等生动呈现,与道路另一侧的竹木呼应,形成了新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一幢幢新村“小别墅”的墙体上,古蜀农耕文化墙绘也让人眼前一亮。“百姓实现安居乐业后,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需要兼顾。”云华社区在新村营造浓郁的文明氛围,号召全社区敬老、爱老、助老、孝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古蜀农耕文化和三国诸葛文化。

随着空港花田项目建设,将为胜利镇云华新村聚集更多的人气。届时,新村美景与空港花田美景相融,建成极具双流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游客们可以在民风廊上走一走,一起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新村村民的美好生活;新村也能以此为契机,增强地区吸引力,让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提升区域价值。

文化入村道德入心

社区“红榜”营造新村新风尚

清廉亭、诫子书、村规民约宣传栏、移风易俗宣传墙……在双流区胜利镇云华新村,处处彰显着新村新风尚,真正让文化入村,道德入心。

↑高大的“荣誉墙”彰显新村新风尚。

云华新村内,一堵石板砌成的“荣誉墙”上,设立了党员示范标兵、文明红榜、道德红榜、孝道红榜和阅读红榜,拾金不昧的“成都好人”黄元顺、无私奉献的救灾志愿者江朝荣、道德标杆冯长寿、文明之星赖仕良……

一个个文明先进、道德先进的个人简介和事迹在“荣誉墙”上集中展示,社区还利用百姓故事会、议事会等多种渠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种勉励。”社区副主任于科说,榜上有名的先进能够以此激励自己,也能发挥榜样作用,感染周围的群众。

“云华社区岁的朱郑氏是成都市最长寿的老人,六世同堂超百人的大家族一直传承着‘和’‘孝’‘俭’等好家风,他们家的事例被诸多人熟知,也影响了周遭百姓。”

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传承和弘扬党员的先进作风、倡导更多家庭相亲相爱、树立爱岗敬业劳动模范,年,胜利镇云华社区还举办了首届“四美风尚”评选。

经过社区各小组提名,议事会集体评议,最终评定了三个奖项共17名突出表现者,分别有4个“最美党员”,7个“最美家庭”,6个“最美劳动者”。

来源:半月谈

主编:孙爱东

编辑:张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68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