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医院雀斑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211210/10057595.html

志愿填报三要素之一的城市既是考生求学的目的地,也是考生未来生活就业的主要平台,同时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到考生的眼界和三观的形成,所以选择一座适合考生成才的城市是尤为重要的。

近几年随着生活压力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开始逃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开始成为考生报考、就业的首选目的地,今天我们在这里重点谈一下成都这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南经济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也逐步构建起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作为中国西部重镇,成都拥有汽车、电子信息、冶金、食品饮料、石油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

在“全域开放”战略下,加快了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发展,成都与全球的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

扼守中国向西向南“贸易走廊”,成都是中国面向欧洲、西亚、中亚、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窗口。还是“中欧航路”和亚欧大陆桥关键节点。

成都雄厚的综合实力已经显现,“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成都,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也进一步加快了“成都造”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的发展步伐。

成都自年突破万亿大关,持续高速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年全市GDP亿元,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仍达到4.1%。

户籍人口保持稳定增长,年突破万人,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13%;常驻人口维持较高速增长,年突破万人,根据七普数据年达到.8万人,五年复合增长率7.09%。

成都作为国内第4座双机场城市,开通航线条,其中国际(地区)条,居中西部地区第1,双流机场吞吐量国内第4;地铁运营12条线路,开通长度达.96km,8条线路在建,共计km;客运铁路规划形成“三主三辅”布局,货运系统规划形成“1+1+17”三级物流节点网络。

截至年底成都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55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4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家、期货营业部48家。

成都依托城市基础与产业优势,根据长期战略规划,针对产业布局进行了科学的研判与定位。宏观上,成都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格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西控、南拓、北改、中优”十字方阵。

年,成都提出“5+5+1”产业细分领域,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5大重点产业,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生活服务业5大重点领域和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产业体系;

年,为避免区域同质化竞争,构筑城市比较优势,成都将产业生态圈从17个调整确立为14个,涵盖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绿色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会展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旅、现代商贸和都市现代农业;

年,为推动全市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加快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增长极和新动力源,成都正谋划将碳中和作为第15个产业生态圈,并新增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学城)、成都未来科技城、天府牧山数字新城3个产业功能区。

成都拥有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52所本科大学,其中高校2所、高校5所,行业高校分布全市;同时,中科院光电所、中电、中航、中核等单位的科研机构落地成都,门类齐全。

成都的高校主导学科建设直接对应于成都经济发展规划,要想在成都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只有选择这些相关专业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能够更快的融入这座城市。

成都市教育局等六部门制定了《全面推进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打造高水平研究生培育平台和基地,支持引进国内外“双一流”大学来蓉创设特色研究院。鼓励在蓉高校院所围绕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开展“双一流”建设,对重点打造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给予资金补贴。对在蓉高校院所围绕成都主导产业发展增设专业学位硕(博)士点的给予资金补贴。

四川大学

以多学科交叉技术转化中心为抓手与成都深度融合发展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很多,但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才是提高产业附加值可持续增长的办法。”在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看来,就成都而言,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是极佳契机。

“川大将与成都共建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共建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以及共建开放型人文·自然博物馆。”他表示,川大将以多学科交叉技术转化中心为抓手,与成都深度融合发展,交叉赋能新经济、融合助力新发展。

主要依托于川大拥有材料、化工、轻工、电子信息、计算机、制造、水利等完整工科体系的特色,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三大领域,构建研发-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式的创新体系,重点是建立工业互联网“3+1”交叉研究中心,包括智慧水利、互联化工、泛在电力物联网以及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等。

华西医学本身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要充分发挥华西医学的优势,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医工结合,让工科来支撑办最好的医科。所以学校着力打造由“一心、一谷、一环”组成的前沿医学中心,在高新区建设产业极,在武侯区打造研究极,重点是建设体现医工结合的“三中心、一平台”,包括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以及基于5G的医学服务转化平台,来推动医工融合项目的转化应用,努力打造以生物治疗、生物材料、智能医学为主的3个产值过千亿的健康产业集群。

电子科技大学

建成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平台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技术领域,是其他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撑。”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建成了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从基础科学到工程实践及产业化的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体系,有基础也有实力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布局与国家电子信息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有基础也有实力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曾勇表示,电子科大一直用校地合作方式,实现高校和区域的双高速发展。深化校地合作,共建一流产业功能区、构建创新生态圈,电子科大将和成都共同打造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源头,共建前沿科学中心以发挥创新“策源地”功能,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助力成都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共建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支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

“此外,校地还将共建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他介绍,包括加快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建设,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生态体系等。

西南财经大学

共筑环西南财大产业生态助力成渝双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将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天府新区管委会合作建立“天府金融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围绕高端金融智库、金融高端人才库、新金融业态研发平台、互联网金融产品孵化平台、金融文化博览中心等“两库两平台一中心”建设,力争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品牌,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高层次金融研究新型智库、金融人才聚集高地、金融创新孵化器和产融结合助推器,成为成都金融第三城建设的智力引擎。

“天府金融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将依托西南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方式,围绕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先行先试,建成集互联网金融创新研发、高端智库咨询、金融企业孵化、金融服务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名校”助推世界轨道之都

“大学与城市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西南交大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与之相关的土木、电气、机械等学科也均名列前茅。在西南交大党委书记王顺洪看来,大学必须把学科实力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龙头”。

四川省、成都市对学校的发展也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西南交大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被纳入四川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于年5月在成都天府新区启动建设。该项目是学校办学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科学试验装置,建成后将成为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科技发展的重要平台。

年6月,西南交大与成都市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协同合作,争取更多具有引领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等布局成都,构建高能级、高品质、特色化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三个新型产业学院去年先后成立,三大新型产业学院齐齐入驻成都芯谷,将通过合作共建嵌入式教学和交叉式研发的跨界产业学院,打造集教学、研发、实训(定培)、就业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示范区,翻开双流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地合作新篇章。

作为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中唯一精准定位于发展中医药的产业功能区,天府中药城是四川省起步最早、综合实力最强、三次产业链条最完整的中医药产业聚集地,正着力打造国家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在彭州市建立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我们负责完善创新研发的配套设施,成都中医药大学则为我们培养优秀人才以及中医药的创新研发。中医药创新港建成后,会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共享平台,全国的科研机构都可以在这里建立联合实验室,通过这种共享的模式,形成中医药创新研发的先进平台。

其他高校如西南石油大学也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学校,校内各个专业都在全国拥有不错的科研成绩,其中能源领域属于佼佼者,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勘探人才,也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后勤保障的才人储备。而成都理工大学属于一个管理类专业多科性培养的学校,在地质勘探和环境领域有一定优势,四川农业大学在转基因和农业种植培养方面有不错的举措,但是就业前景比较艰难,没有太多社会可参与岗位,只能跻身人才头部进入科研机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124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