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流镇白马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村委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肉牛和生猪养殖,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旺、百姓富。在开阳县旺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猪圈里,有活蹦乱跳的小猪仔,也有长得膘肥体壮即将出栏的大肥猪。合作社负责人熊国武告诉记者,在白马村村支两委引进下,他来到白马村发展种养殖,大力实行循环养殖,产业越做越大。猪圈舍面积达七千平方米,可容纳三千头猪,猪舍的固定员工不少于10人,每人每月工资在三千元以上。同时,合作社在周边种了一千亩折耳根,种植、薅刨、除草等程序的用工需求,带动了周边几十个村民前来务工。走在白马村,道路四通八达,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年12月,村支部和村委会引进了旺达公司来配合,开扩了一片一千余亩的丢荒土地用于折耳根种植,村民来种植、管理,每天能拿到百把块钱,一个月有一千七八百元的收入。”说起近年来的变化,村里的党员邓孔学笑容满面。产业兴了,百姓才跟着富。贵州润森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吸纳大量周边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有元左右的收入。养殖场每一年还要向周边农户约收青贮一千余吨,饲料种植户每年也可获利七八千元。贵州润森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中方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按利润给当地村民提高了青贮量的收购单价,一吨就有80元的利润,一亩有3吨到5吨的收入,每年春节期间还会发放补助及慰问金。杨兴林是白马村的党支部书记,谈到白马村的发展,他信心满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讲话和各级脱贫攻坚工作的会议精神,白马村主要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引进了润森源养牛场、旺达养猪场、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从老百姓的手里流转土地,让老百姓和困难户在合作社里务工,使老百姓有流转费、有工资、有利润分红,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巩固和提升。”如今,双流镇白马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党员在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及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目前,该村发展猕猴桃亩、折耳根0亩、肉牛养殖头、年出栏商品猪00头、产业覆盖29个村民组,惠及建档立卡户25户71人。来源丨开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丨刘燕陈晓露编校丨洪雨同编审丨王崇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qh/99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