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热化了!热爆了!太热了……这几天,“热”已经成为成都人口中的高频“热词”。而在大家都巴不得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或者趁着周末来个“清凉之旅”之时,在轨道线路项目现场、TOD施工工地,建设者们却冒着酷暑,挥洒着汗水,坚守一线。

每天过手近一吨钢管

29岁的架子工吴涛,在17号线项目上工作了三年。这几天,他主要和同事互相配合按要求将一截截钢管搭建好。一节2米长的钢管重10余斤,一截6米长的钢管重30余斤。

不仅重,夏天的钢管经过太阳暴晒,“飞烫”!就算戴上手套作业,吴涛说依旧能感受到钢管的炙热。像他这样的架子工熟手,每天能处理近一吨的钢管。

在17号线浣花里站,25岁的木工何方圆正用工具将隧道内侧墙上的一张张模板奋力拆除下来。尽管施工地点在隧道内,能避免被太阳直晒,作业时间也避开了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但一阵阵热浪仍不断袭来。汗水不断打湿他的衣服,每天衣服湿了干、干了湿。

何方圆说,天气热的时候,他就会想想线路建成后坐上地铁后的凉爽。

当前,3万余名建设者正火热开工,奋战在第四期建设规划线路及轨道交通资阳线建设现场。

记者了解到,面对酷热天气成都轨道集团也通过调整夏季和高温施工作业时间,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同时加强现场通风、降温,并备足消暑物资,为一线工人送去夏日清凉。

在温度直逼50℃的钢轨上作业

烈日炙烤之下,北郊车辆段热浪滚滚,室外温度直逼40℃。在这里,车场调度员冒着烈日,仔仔细细地巡视着场段,检查库内设备和施工作业标准,同时还要进入轨行区检查钢轨与轨旁设备,确认无误后填写台账。

地铁列车停车场内,原本湿闷的检修库区在高温下更加闷热难耐。车底检修、受电弓检查、客室车门检查……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的车辆检修人员依然一丝不苟进行着各类维保作业,为列车的安全保驾护航。

烈日下,地面钢轨温度直逼50℃。“运营不可能因为高温而歇班,我们的日常工作也随之要正常进行。”为检测轨道的几何尺寸是否正确,工建质检员们在高温下开展着钢轨几何数据校验测量作业,对轨距、水平等几何尺寸等数据进行检验。

板桥车辆段,室外温度39°C,体感温度45°C。汗水在脸上不断流淌,却不能影响手下的作业,扳动扳手,将道岔缺口调整精确至每一毫米——这就是信号检修工的坚守。

在“双面烧烤”中坚持施工

下午5点左右,马厂坝TOD项目建设工地的温度依旧保持在40°C左右。

一阵阵热浪袭来,丝毫没影响50岁的钢筋工陈发富熟练地用扎丝固定钢筋。“最近天气热,为了不影响工期,我们就早上4点多起床,一直干到11点。下午等天气凉快点,再继续干活。”

因钢筋工工作的特殊性,陈发富调侃说:“我们是这个工地离太阳最近的人。”

45岁的王小兵和班组同事目前负责马厂坝TOD项目土建防水工程。这项工作被王小兵形容为“双面烧烤”——烈日下,他和班组同事顶着阳光干活;而地面上,因为防水卷有一层银色薄膜,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着阳光。“腹背受烤,这不就是‘双面烤’么?”

不过,参与过双凤桥TOD、双流西TOD建设的他说,一想到很多项目都是经自己的手建成的,就倍感自豪。

当前,成都轨道集团已启动实施22个TOD项目。钢筋深处、塔吊之巅,建设者们默默地付出与坚守,在汗水挥洒中,用自己的双手为成都打造着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项目建设现场也通过调整作业时间,准备绿豆汤、医药包等防暑物资,尽力给建设者们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炎炎夏日里,为这些依旧坚守岗位的人点赞!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袁弘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供图成都轨道集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qh/126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