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流金,弦歌颂雅 今天(10日)上午 四川省双流中学 办学80年学术交流大会隆重举行 芳华八十载,同心共砥砺。 80年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促进反思、凝聚力量、改革创新的重要契机。 看看 现场多热闹 从校门口开始 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打卡照~当然少不了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今天(10日)下午作为大会系列活动之一以“共叙友情·共谋发展”为主题的八个教育论坛在双流中学举行航空航天专家、教育专家全国名校长等齐聚一堂同襄盛举,共谱未来以赓续双中文化,促进双中发展赶快跟着双双一同去看看吧论坛一 “立德树人回归本质”教育改革论坛 “立德树人回归本质”教育改革论坛举行,教育界大咖云集,围绕教育改革畅所欲言,与大家共同探讨教育的本质。论坛上,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围绕“以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引深化教育改革”主题,从立德树人的本质、特征等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他看来,立德树人的本质是育人。作为“三生教育”、“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共生教育”等理念的首创者,国家督学、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罗崇敏带来了“教育的信仰”的主题演讲。论坛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储朝晖则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高中内涵发展提升之路”为题,就高中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中国梦、航天梦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这里看点多多论坛二 “空天科学·筑梦远航”前沿科学论坛 论坛邀请了四位航空航天领域专家,以亲身经历和感受,与双中学子共同分享了伟大的航天精神。我国著名液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航宇科学院院士胡文瑞,以“太空探索”为主题,讲解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美国与俄罗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路径以及我国载人航天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引导同学们以太空探索先驱的研究方式进行思考,追寻科学的方法。 胡文瑞院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令在场同学们大呼过瘾讲座后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从中国民用航天发展前景到中国的登月计划,从新闻里的载人航天到宇宙粒子,将讲座推向高潮。双中学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风气也给胡文瑞院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寄语双中学子:青年人是未来,艰巨的任务期待着青年们去承担,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以热爱祖国、自力更生为内核为中国航天梦做出贡献。太空有无限可能 可我们只看到了璀璨星空 火箭专家、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周炳红以“航天中的科学精神”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寻找规律,在无限可能中寻找有限规律,要不怕犯错、走弯路,秉持两弹一星精神,以坚守不渝、科学求实的态度追求航空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科普大使、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谢更新以《月球第一片绿叶》为题,讲述了团队攻克六大难题,最终成功在荒芜的月球表面试验培育出人类第一片植物嫩叶的探索历程。“人类为了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空间,一直在不懈努力,希望广大学子要有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探月精神,向着更远的宇宙探索。”我国首批航天员,空军原飞行员,参加了神舟五号至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相关训练的赵传东,分享了中国航天员怀揣飞天报国梦想,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严苛的选拔训练,成长为一名飞天英雄,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生动故事。讲座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校进行系统扎实的学习,使其成为一生受益的宝藏。下面这个论坛同样让双流中学教师、校友余人聚集一堂论坛三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新课程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郭永福,以“善待教育”为题和与会者进行了相关分享。他说,不善待教育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能唯物辩证地看教育、把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归咎于教育、校外培训补习机构杂草丛生等方面。他认为,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是教育难以健康发展的负资产,需要大力破除。而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克服。各界人士都有义务学习教育、了解教育,做教育改革与提升的促进派。 在演讲时,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保继光以“数学素养就是高考分数”为题,通过分析近年一些地方高考数学试卷的典型考题及其解答方法,阐述了其观点。他强调:学生对六个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有一定差异,但素养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相关性最大,并且数学运算对逻辑推理的影响比逻辑推理对数学运算的影响更大;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的素养对其他四种数学素养的依赖程度明显大于其他四种素养对它们的依赖程度。这说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是基本数学素养。 就“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莫景祺向与会者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他说,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实施,要求学校教师不断提高执教能力、素养功底,学校要对课程改革理念认识到位,如此才能在落实课程实施和改革等方面取得成效;要站在政策高度审视教学,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形势下,必须主动适应、及早准备,获取先机;教学方式必须转变,做到与时俱进。要强力推行教学管理变革,特别是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指导等都是值得推广的有益尝试;要借助外力,整合资源,对教师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教育质量 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论坛四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育人方式变革论坛论坛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格致中学原校长张志敏围绕《聚焦核心素养的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讲解了核心素养的界定意味着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开启了新时代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新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三大回应主要有塑造共同的社会人格、奠定终身的关建能力、激活能动的创造思维。美国哲学家维尔·杜兰特说有价值的教育是通过健康、性格、科技来控制生活,通过友谊、自热、艺术来享受生活,通过历史、科学、哲学来理解生活。作为教育人,爱在左,责任在右。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工作处处长孙学策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要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近年来,教育科研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课题研究、项目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秘书长王文琪作了以《教科研助力学校高质量育人发展》主题的演讲。构建新时代“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使之成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论坛五 “活力·品质·特色·示范”名校长论坛 论坛邀请了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原校长叶翠微、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明、广州执信中学校长何勇、上海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分别以“为真教育而战”、“新时代校长变革领导力——深耕课堂,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完整的教育生活成就完整的人”以及“守正创新——探寻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活力因子”进行了主题交流。 其中,来自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的原校长叶翠微就“第二国民教育体系”、“小区无玩耍的孩子”、“生源大战涛声依旧”、“备考中的平台绑架”等4个话题与现场嘉宾进行了分享。叶翠微结合身边的例子,生动地讲述了补习学校、家长攀比、不良育人给学生们带来的不正常压力等现实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呢?叶翠微提到,教师育人先要育己,教育要单纯,不能以教育为名,掩盖衍生利益;学生学习要愉快自由,过多的压力只能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学校和家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热爱学习、自觉学习、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精彩纷呈的演讲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也成功引起了在场嘉宾的一致赞同论坛六 “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新高考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应俊峰谈到,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弄懂学会”,更强调要“学会学习”。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教育质量增长方式。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老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从学科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学习研讨,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信息整合者;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