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喜报!喜报!▼▼▼▼空港小治有好消息告诉大家

双流区共享经济获评

“全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十佳优秀案例”

近日,“成都市双流区以共享经济模式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项目(双流区委社治委申报)入选“全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十佳优秀案例”啦!!

“共享经济模式”到底是什么?

快和空港小治一探究竟吧~

双流区以共享经济模式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把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工作需求与整合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先后探索了共享超市、共享菜地、共享厨房、共享会议室、共享停车场等诸多共享经济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盘活了社区在地资源、降低了资源使用成本、激活了社区经济发展动力,助力了社区营造,增进了人际交流,融洽了邻里关系,改善了社区治理。经验做法先后被人民网、学习强国、四川日报等宣传报道。

众多媒体宣传报道▼共享经济我们这样做(一)盘活闲置资源产生效益。利用社区闲置土地,建设共享菜地、共享停车场、共享游乐场等设施,给居民带来实惠,促进社区融合。黄甲街道场镇中央有一块暂未统一规划的闲置土地约57亩,部分居民在此自行开垦种地,个别建筑工地也私下倾倒建渣废料,严重影响街区环境。街道委托社会组织深入居民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后提出了改造方案。通过委托一家企业对该地块堆积的建渣进行清理,划出其中的14亩作为停车场,给予该企业一定期限的经营权弥补其前期投入。其余33亩平均分给王家场社区、一里坡社区、长埂社区、八角社区、檬子社区作共享菜地,共划分菜地块,惠及余居民。同时,街道、社区以可食地景改造为切入点,搭建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的平台与机会,在推动环境美化、友邻互助、协商共建过程中,逐步构建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二)激活资源优势满足需求。整合利用机构、人力、文化、产业等资源,串珠成线,为社区和居民带来物质和精神双收益。王家场社区企业商家较多,外来人口多。社区发挥美食传统优势,“从口入手”,开辟㎡社区空间作为共享厨房,通过举办厨艺大赛、亲子厨艺、家乡味道等活动,把共享厨房建成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与美食相关联的养生坊,形成了王家场美食主题与传统养生文化相结合的社区共建品牌。檬子社区地处空港区域,辖区内空港花田项目还有部分土地未开发利用。社区与项目公司协商后,将其中80亩土地作为停车场,每年收益预计80万元。和项目公司合作,利用亩土地引进卡丁车、露营、骑马、摩托车赛道等项目,获取收益的同时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三)利益撬动公益改善治理。推动利益共享和治理参与、共享收益和公益投入“两个结合”,发展社区共享经济,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助推集体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共同体。长埂社区把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和社区空间有效利用结合起来,与区供销社一起设立共享超市,聘请四川老邻居商贸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化经营,形成“公司+综合服务社+居民”的发展模式。运营1年多来,超市月收益稳定在-元左右,居民人均分红近千元。▼我们收获了这些成效(一)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在实施共享经济项目的过程中,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了组织民主议事、宣传动员群众、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工作落实等作用,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社区群众、为民谋利谋福方面的巨大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盘活了社区在地资源。以社区综合体、邻里中心和产业社区为场景核心核心承载,以构建便捷舒适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为方向,不断完善缝补维修、简餐早点、生鲜超市、智能安防等基本生活服务,发展休闲文娱、体验购物、“IP+产业”等融合业态,实现和提升了资源的可转化价值。(三)发挥了市场对治理的撬动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向善”,创新形成兼顾公共性和经济性的市场化场景运营体系,推动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更好参与城市场景营造。巧妙运用市场手段触动和解决遗留问题,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使居民关心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治理。实践中用于共享的多数是公共设施、公共资源,因此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遵循商业逻辑运营,既提高了效率,又通过建立能经受市场考验的模式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避免昙花一现、无法复制推广。(四)强化了居民社区认同。共享经济通过市场手段,丰富了有偿或低偿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便了社区群众生活。在对土地、设施、人才等资源和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共享经济模式构想,既保证共享模式切合发展实际,又能带动更多居民参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dt/75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