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雨前产经观察(yuqianguwen) 编辑:邱娟 统筹:罗提 芯片荒愈演愈烈,最近价格暴涨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电子驻车(EPB)芯片价格已经卖到元/片,是过去正常价格6元/片的倍,就这样车企还抢破了头,媒体曝出理想汽车从黑市一次性抢购了数千片。 当下,芯片荒对成都市双流区而言,却是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突破的历史机遇。 在发力电子信息产业二十余年后,双流在年种下的种子成都芯谷正在开花结果。 年左右的双流,与成都其他区县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机场,但双流深知,电子信息业才是其发力未来的源泉。由此,双流开始了它的电子信息业探索之路。 十余年来,双流进行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电脑代工等多个产业探索。 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双流开始收缩战线,将产业发展重心放在集成电路上面。 年,双流编制发布《双流区制造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双流将主要发展以芯片设计和制造为突破口,围绕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需求,重点开发高端通用芯片、智能终端、航空航天专用芯片等产品,打造整机系统与芯片制造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双流将集成电路放在首要聚焦的位置,是依据过往经验、区位优势和产业需要而做出的判断。 一是双流已有一定电子代工产业的基础,需要集成电路来补足产业链强化供应链。 二是集成电路是一个很依赖全球协作的产业,需要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聚集。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助力双流要素聚集,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有助益。 三是集成电路对时效性与运输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双流集聚了大批物流龙头企业,其航空物流能力可满足集成电路企业的严苛要求。 双流发展集成电路,既有产业发展的长线需求,亦有做强集成电路的区位优势。在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成都芯谷」项目建设,如今已发展为成都一个颇有特色与实力的产业功能区。 沿宜城大道一直往西,来到与银河路的交叉口,这里便是成都芯谷选址。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最初规划占地面积约20km,后来扩充至总规划面积87km,重点发展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产业链配套,剑指国家级集成电路示范园区。 成都芯谷效果图 成都芯谷项目正式启动后,由于龙头企业的聚集作用,一大批集成电路项目纷至沓来。 年2月,九芯微项目在双流完成工商注册,总投资不低于3亿元建设集成电路IP核研发基地。 年3月18日,总投资38亿元的中科院微电子西南产业园、华大北斗、聚利科技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成都芯谷」。 年6月,成都华微项目在双流完成工商注册,总投资10亿元建设高端集成电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年6月21日,成都芯谷项目产业载体芯谷孵化器项目、九芯微项目等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 目前,成都芯谷已聚集企业百余家,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后端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环节,引进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瓴盛科技等产业化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1亿元。 成都芯谷重点发展人工智能、5G通信、北斗系统、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芯片设计,优先发展3D、SiP、WLCSP等先进封装技术领域。 如今成都芯谷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旗帜,瓴盛科技就是其中突出代表。 今年9月西博会上,瓴盛科技展示了首款「双流造」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芯片,其SoC芯片项目是全国第二批重大外资项目。 瓴盛科技研发的的AIoT芯片 《年双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双流新兴电子信息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15.5%。可以预见,对于双流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而言,成都芯谷将是一股重要的产业增长动力源。 成都芯谷不止于芯片。 以芯片为底座,成都芯谷结合自身优势,还发展起来了网络信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三大网络生态。 网络信息 年4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投资亿元在双流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园,产业园包括网络信息安全、时频通导、电磁空间安全三个产业分园,而这是中国首个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 工业互联网 年12月8日,成都发布《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助力成都工业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投身工业互联网,成都芯谷既是抓产业风口也是抓政策机遇。 物联网 物联网的出生日期,就在到年之间。而早在年,双流便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动作包括成立物联网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设立1亿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等。 作为国内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老牌选手,双流区经验颇丰,而这也是成都芯谷选择物联网赛道的主要原因。 步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无处不在,成都芯谷的机遇也将不断涌现。 此外,智能时代的另一显著特征是万物智能化,万物互联必然是以集成电路为根,以人工智能为本。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而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的拓展也会对集成电路提出新的要求。 换而言之,成都芯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息息相关。也因此,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成为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一员。成都芯谷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技术切入,助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除了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上还包括成都科学城、龙泉汽车城、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成员。这些功能区聚焦AI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和硬件基础研发制造,为成都打造西部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纷纷贡献各自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促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融合发展,也为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开放合作的交流窗口和服务平台,「中国(成都)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成立大会」将于10月20日在蓉召开。 此次大会吸引政府和企业的大量高端资源聚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路也将在会上重磅发布,欢迎各企业积极报名,共探AI机遇,畅谈智能未来。 ——EN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dt/128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