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伴随激昂的音乐,绚烂的“太阳神鸟”从大屏幕中飞跃而出,在全息投影中呈现出裸眼3D的效果,震撼全场。

随后,“太阳神鸟”幻化而成四个字——“天府学堂”照耀舞台。

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商报社·成都儿童团承办的“成都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暨‘天府学堂’启动仪式”,便在这一幕惊艳中,正式启动。

灯光渐暗,来自成都的轨道交通工程师、女鞋设计师以及泡桐树小学英语外教和成都交警依次走上舞台,用自己的经历讲述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温暖故事,呈现天府文化的核心内涵——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和友善公益。

随后,主持人在主会场与部分分会场做了视频连线,16个会场,嘉宾讲解生动,课程主题纷呈:从古蜀文明到现代科技,从金融发展到时尚引领,从诚实友善到诗词文脉……孩子们则在这堂课上却不亦乐乎、意犹未尽。

快跟着我们再感受一次,百万成都娃的别样“开学第一课”。

第一篇章:创新创造

都江古堰,泽被千年

都江堰景区五星讲解员

成都市优秀讲解员胡娇

授课学校:都江堰市李冰中学

为了这一节课,为了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内容,胡娇翻阅史料、整理典故、造道具,甚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备课。光是上课的教案就修改了不下10次,PPT也前后换了5个版本。

胡娇为现场的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手工做的治水三宝模型:杩槎、卧铁、竹笼,台下同学很快猜出这是都江堰的古代创新产物。“尽管当时物质条件落后,但早在两千年前的古蜀先民,就把创新创造体现得淋漓精致了。”胡娇讲道。

随后,从鱼嘴到飞沙堰,再到宝瓶口,胡娇就像一个娴熟的解剖大师,把庞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图文生动地一一剖解。期间,穿插了多个都江古堰的历史故事,人文典故,台下的同学深深折服。

课程最后,胡娇还为今年开学第一课带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用精美的器皿盛装的来自都江古堰的水。随后,一个特别的仪式现场举行,由几名学生代表,共同用这瓶都江古堰的水浇灌在校园。

胡娇总结道,创新创造本身就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正是古蜀创新创造精神的结晶。借由这瓶来自都江堰的天府水源浇灌进校园,希望伟大的天府文化,能够继续润泽成都,润养一代成都娃。

听完胡娇的讲课内容,都江堰李冰中学校长张庆刚感叹,“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确实很有意义,不仅增进了学生对都江堰的了解,对于继承李冰父子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精神,有更深刻的意义。”

而同学们也表示,这样的开学第一课,一个小时完全没听够,自己还要把课上所学分享给朋友,一同感受天府文化的厚重历史。

天府交子,纸币之母

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缪明杨

授课学校:锦江区娇子小学

课上,缪明杨一开始便用带来的古代钱币样本,让孩子对各朝钱币有了初步认识。随后,缪明杨所讲述的交子来历也让孩子们深深地长了见识,“这个令中国人骄傲的金融创举,是现代金融纸质货币的雏形。”

“世界第一张纸币诞生在成都,充分反映了历史上的成都经济繁盛、文化包容、勇于创新的区域文化特质”缪明杨谈到。除此以外,交子在发展过程中也凝聚着人们的诚信。

在丰富的图片和故事中,这堂课不仅让孩子对交子有了初步认识,了解了创新创造的重要性,更传递给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

不过,为了准备好这次课,缪明杨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第一次给小学生普及货币文化,“讲太深怕孩子们听不懂,我琢磨着既要能勾起孩子的兴趣,又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其实挺难。”

但天府文化正是传统文化的不断转型创新,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缪明杨对天府学堂大大点赞,“愿意为文化的推广出一份力。”

成都市娇子小学副校长李静则表示,看过这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非常期待今后天府学堂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感受天府文化,将文化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培育新时代的天府娃。

成都科技,大观全球

成都观界创宇科技有限公司CEO刘天成

授课学校:双流中学

刘天成为双流中学高一学生带来的这堂课,不如说更像是一场预演未来娱乐、生活的科技发布会。最前沿的VR、AR技术被带到课堂,孩子们现场体验了高空飞行、星球大战、恐龙世界、魔兽四个视频的VR技术,直呼过瘾,“没想到成都本地的高科技这么厉害!”

为了满足孩子的热情,体验时间从计划的10分钟增加到了20分钟,并增加了互动提问的时间。随后,刘天成对VR/AR都做了讲解,并生动地为同学们描述了VR/AR在将来各个领域应用的可能。

互动中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被双流中学校长熊伟抓住,他起身面向刘天成说道:“我代表全体学生提问,VR、AR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很好的事情。大家愿不愿意经常体验到?我想请刘老师在学校建立一个虚拟空间实验室。学校愿意出一部分资金,在学校成立与公司研发室同步产品的体验室。让天府成都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都娃娃。”

熊伟的一番提议,获得台下满场掌声。刘天成对此也表示赞同:“我最大的愿望是,今天上完这堂课后,在听课的学生中,有学生会梦想成为科学家。这就是文化的感染力。”

为了让更多孩子体会到来自成都的创新力量,当天学校还通过校内网络让高二22个班级的学生同步观看了视频,仅双流中学,观看人数累计近人。

成飞制造,成都骄傲

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C主管工艺师庄期能

授课学校: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上午9点,庄期能“驾驶”着微型C飞机,准时“空降”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带来一场飞机“解剖”实验,以航模讲述飞机制造,邀请多名学生现场互动,为师生揭秘成都“智造”的创新秘密。

今年5月,首架国产大飞机C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架令国人自豪的首架大飞机,身体里流淌着至关重要的成都血液。“C的机头部位,是我们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创新之城,天府文化的创新精神给了成飞人思维启迪。”庄期能说:“成飞公司继承了成都源远流长的创造精神。

庄期能现场展示了C的精致航模,播放了振奋人心的大飞机首飞视频,进行了极为热烈的互动环节。因时间关系,庄期能的一一解答还没能让孩子过够瘾,便留下个人邮箱,答应课下继续为孩子答疑解惑。

而早在半个月前,庄期能就已经在积极为开学第一课筹备,挑灯备课,讲稿也改了不下10次,最终他的努力换来了学生们的击节赞赏。

“庄老师见解独到,把成都的创新精神讲得清楚通透,妙趣横生,尤其是互动提问环节,大家热烈响应,整个课堂都沸腾了。”

“以前我以为创新创造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创新就在身边,就在脚下……”

面对师生的赞许,庄期能却极其谦逊,“第一次上课,教学技巧不足,开始有点紧张。能为孩子传播天府创新精神特别值得骄傲,成飞很愿意成为成都孩子们的第二创新课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航空人才,把未来成都建设成为创新之都,创造之都,为航空大国出一分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章:优雅时尚

蜀锦华彩,锦官美名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长

蜀江锦院总经理钟秉章

授课学校: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

在光华实验小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上,华美优雅的天府“代言人”——蜀锦被请进了学校。钟秉章女士走上讲台,将蕴含千年文化根基的蜀锦以故事相串联,为孩子们带来优雅一课。

孩子们除了了解蜀锦历史的古韵悠长,还通过现场展示的蜀锦产品触摸到蜀锦的优雅。老师们拿出蜀绣工具邀请孩子们现场体验,现场气氛被彻底点燃,4位学生赢得了这次宝贵的机会,来了一场“蜀绣传承大比拼”。

不过,针线活儿可难倒了其中的男同学,两针下去就让丝线绞成团,着急的样子让现场的老师们捧腹不已。但他们依然表示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蜀绣,十分感兴趣。

钟秉章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蜀锦是时间与工艺的集中表达,更是天府文化的传承,是从古至今蜀人优雅的典范。为此,她坚持将纯手工制作的蜀绣抱枕和相关文创产品带到现场,让孩子能亲手触摸、观看、感受来自蜀锦的魅力,感受这份穿越了时间空间的万千时尚集大成之美。

钟秉章表示,以如此方式为孩子上“开学第一课”非常有意义,如何守住古老的记忆,将蜀锦和背后的文化发扬光大,其实成都少年才是传承天府文化的中坚力量,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能越多越好。

学校校长梁军表示,在场学生对天府文化的兴趣让他十分欣慰,“而且,感觉一堂课下来,娃娃们的气质都优雅起来了”。他认为,天府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教育发展,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更好地让未成年人传承,其实也是为学校德育指明了方向。

成都诗词,文脉流传

成都市教科院国学研究室主任罗晓辉

授课学校:新都区升庵中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讲课伊始,三十多位升庵中学学子齐着校服,立于舞台中央,背景音乐响起,杨慎(杨升庵)的名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朗诵声起……

随后,在升庵中学这所以明代文学家杨升庵命名的学校,罗晓辉现场为同学们深度解读“升庵词”,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哲思的诗意洗礼。“《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提及两种人,一种是‘英雄’,一种是‘渔樵’,这两种人看待人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朗诵结束后,罗晓辉问道,以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思考。

接下来,经过层层深入的讲解,罗晓辉说,这首词其实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想得通,放得下,挣扎之后的平静,痛苦之后的释然,才是优雅旷达。另外,罗晓辉还选择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讲解。

“这三首蜀人之词,都表现了人生的普遍过程,彰显了宏阔的视野和艺术的高度,我们能够从中强烈感受到的,是天府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之深沉与领悟之深刻。”而这也表现出了天府文化的强大基因,成都学子应以此文化自信,在今后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天府新文化。

待到互动提问环节,已经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要和罗晓辉交流自己对杨慎词的理解,现场的思想碰撞引来师生一片欢呼,掌声雷动。

听完天府文化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副校长周云分享了如何将天府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心得:

“我们学校名叫升庵中学,因地处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杨升庵故里而得名。我们日常也会利用学校资源与特点,向学生宣传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教育,让学生自己对家乡的历史名人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真正落实对天府文化的传承。”

书香成都,俊贤汇聚

言几又集团副总裁

联合创始人刘嘉

授课学校:华阳中学

刘嘉跟同学们的分享,是从成都创业经历开始的。“在互联网冲击下,人们开始越来越接受碎片化信息。”刘嘉感慨:“这促使了市面上的大部分书店必须以优雅时尚的态度转身,这也正是今日阅读成功转型成为言几又的原因。”

与同学们回忆转型之路时,刘嘉丝毫不掩饰对这座城市的感谢。“成都具有一种骨子里的书香气韵,成都人在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特别高,而且,成都人到书店,不光是看书,也喜欢到书店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所以,与其说书店成为了城市的文化纽带,不如说是成都人共同呵护和打造了这个文化地标。”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阅读之美、书香之雅,刘嘉精心还挑选了适合中学生看的、销量排行榜前16名的书籍,作为礼物送给华阳中学的孩子们。她还特意选择了9排4号这个号码,象征着9月4日这一天,天府学堂正式启动。

这一次,华阳中学的网络直播主持由高三学生吴柯霖担任,她表示,担任这次活动的网络直播主持,能参与到天府学堂项目启动,简直是她提前送给自己最好的毕业礼物。

华阳中学的副校长万天亮,也听完了整堂课,并连连点赞:“一间好的书店能让公共文化空间与文艺美好的读者产生共鸣,并传达着一切与文化相关领域的美学价值。成都的孩子们何其幸运,能够在这样一座文化氛围极浓的书香城市成长,能够有像天府学堂这样的文化平台为孩子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

会展名城,风雅天府

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办公室主任秦培勇

授课学校:成都高新实验中学

最近结束的车展是第几届呢?车展的主要作用只是买车看车吗?车展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有哪些呢?除了车展你还能想到哪些成都的展会呢?

秦培勇的开学第一课,就从孩子们熟悉的车展开始,同时,也为孩子们梳理了成都近年来在会展业取得的成就。

会展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成都正加快成为“国际会展名城”,会展业在成都的发展也是天府文化“优雅时尚”的一个缩影,是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在成都的独特张扬。

回首过去五年,成都会展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成都举办代表性的展会有西博会、春季糖酒会、成都国际车展、成都家具展、新春年货节、农博会、四川茶博会、珠宝展、建博会、宠物展、电动车展、财富论坛、华商大会、世界航线大会、川商大会、G20财长峰会等。

经过一番讲解,孩子们对会展业显示出极大兴趣。互动提问中,孩子们天马行空提出各种问题,秦培勇一一耐心解答,并为提问的同学送上纪念品和徽章。直到纪念品全部发完,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下课。

秦培勇认为,“会展文化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特别是让更多天府文化的传承者们,成都的青少年,他们才是传承天府文化的中坚力量,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多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会展文化。”

听完这堂课,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校长潘先根表示,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历史上来讲,高新实验中学都有义务传承传统天府文化,也有责任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将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希望今后天府学堂能为同学们带来更多天府文化课”。

第三篇章:乐观包容

三国文化,蜀韵汉风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

高级研究员梅铮铮

授课学校: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在成都,孩子们习以为常的地标,其实处处充满了乐观包容。梅铮铮的开学第一课,从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旁边的万里桥开始:“小小一座万里桥,为什么是成都人乐观包容的象征呢?”

原来,三国时,万里桥也是吴、蜀两国之间相互沟通的主要途径之一。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而得名。同时,这也说明了三国时期成都水陆交通的发达,三国时期的成都人乐于开放和接受蜀地之外的文化。

同样,作为最负盛名的成都武侯祠,就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而之所以武侯祠能够体现一种君臣平等的精神,则更是说明了蜀人的乐观包容。

梅铮铮对成都的城市气质感受颇深:成都人心态平和,性格乐观,态度从容,坚忍不拔,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成都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城市性格。

海纳百川,天府胸怀

主讲嘉宾一: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川菜文化体验馆馆长徐良

主讲嘉宾二:

成都市档案学会理事长姬勇

授课学校:建设路小学

现场捣豆瓣,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可谓是真·有趣了。之所以要将豆瓣带到课堂,徐良这样谈起:“川菜的诞生,就是一个包容创造的过程,历史上的移民把各地美食文化带到了这里,融会贯通。”

比如,豆瓣的诞生就是包容的体现,明末清初,福建陈氏举家迁移入蜀,在途中因四川的阴雨天气偶然创造出蚕豆辣子酱,这就是著名的鹃城牌郫县豆瓣的雏形。

徐良一边介绍鹃城牌郫县豆瓣的传统工艺,一边教孩子们捣豆瓣酱。一番捣磨下来,孩子们已经闻到香味:“原来我们每天吃的菜里都放了这个,怪不得那么香”。

另一位嘉宾姬勇则从成都的移民说起,向孩子们解释成都的包容与乐观。“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姬勇用一首《竹枝词》向孩子们抛出观点:“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的包容性造就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他表示不论是川菜还是成都,都能体现出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感觉,成都这座城市正因为具有包容的人文性格,才能创造出诸多的世界第一、中国第一。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校长刘宗霞则认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很棒,目前,学校开设了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主要围绕着艺术、文化等板块在开展,而下一步,学校将把天府文化纳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们积极加入到天府文化的学习中,将天府文化更好地进行弘扬和传承。

开放成都,世界共舞

成都市物流协会秘书长何磊

授课学校:成都市大弯中学

对于何磊来说,开学第一课选择在青白江大弯中学进行显得很有缘分。

原来,从成都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就是从青白江铁路口岸出发,经新疆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直达波兰罗兹站,然后可以在1至3天内快速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

随后,何磊解释起了这趟专列的意义:物流是产业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物流成本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过去由于我们深处西南内陆,企业物流成本高,产品辐射半径短,周边市场容量也有限,因此本地企业和产品很难“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现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给成都带来了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成都以开行“蓉欧快铁”,推进“蓉欧+”战略为主要抓手,全力实施融入“一带一路”行动,从一个传统内陆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面向泛欧泛亚开放的前沿口岸城市,实现了经济地理区位的重塑。

何磊也跟同学们分享了过去的五年,成都物流产业的累累硕果: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多式联运网络不断拓展,城市物流体系不断优化……

短短45分钟,何磊带着孩子们“周游”世界各地,孩子们对物流业的了解也更深入、更全面。热烈的掌声中,开学第一课圆满下课,同学们听高兴了,一旁的老师“不乐意了”:这么棒的天府文化课,应该给我们老师也来一场嘛!

乐观之城,进取之都

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曹世如

授课学校:龙泉七中

曹世如对于给成都娃要上的这一堂开学第一课的重视程度,或许比对平时工作还要认真。上课前两天,曹世如在办公室还排练了几次,用四川话还是普通话,用PPT还是直接脱口秀的形式,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直到9月3日晚上12点,曹世如还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dt/126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