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活消费和服务类互联网平台极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透视人们的美好生活场景,也是反映城市消费形态、公众舆论心理和政府便民政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维度。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3月16日下午发布了《中国城市互联网生活消费成都指数报告》,成都年互联网消费指数为91.37分,位列中东部十大主要城市第一。报告从吃、住、行、游、购、评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成都市生活消费特点和舆论生态,总结了成都市支持互联网生活消费和新经济形态的经验。 年成都市互联网生活消费指数分值 十大城市互联网生活消费指数排行 报告显示,在店铺消费方面,内陆“订单王”和“消费第一”展现成都极强消费力。具体在餐饮方面,成都餐饮店集中在中心城区及绕城公路沿线,圈城结构依然明显。 在“去哪里吃”、“吃什么”和“怎么吃”上,报告也给出了答案。数据显示,成都火锅店、小吃店汇聚在武侯区、双流区。 兔头是大家最爱的“爆款小吃”,单个小店一年内曾卖出了惊人的27.5万个兔头。 慢生活的成都,饭点当然也“慢半拍”。当然了,吃起来的节奏也拖得比较长。 在旅游住宿上,追逐潮流的成都人在住宿上也乐于尝试民宿等新玩法。数据显示,成都民宿的房东和房客长这样: 成都的“安逸”离不开一样东西。猜对了,就是茶,成都茶馆数量要比北上广高出数倍。都说茶饭不思,看了成都人喝茶的数据,可能会对这个词有更直观的印象。同时,喝茶还是成都人社交往来的重要形式。 在出行消费上,报告主要呈现了网约车出行和飞机出行两种方式。数据显示,成都智慧出行渗透率高,80后和90后是智能出行主力军,城市工作强度大的行业更青睐智慧出行。 工作让我快乐,但上班是件痛苦的事情……然而在成都,大数据告诉我们平均8:49才出发上班,9:36“晃”到公司。下班以后也不着急回家,酒吧商场才是好地方。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飞机出行也不再新鲜,打飞的是很多职场人士的常态。成都人坐飞机出行喜欢大清早坐国航,每年出行5次及以上的人士,选择高舱的比例有所提升。 在居住消费上,近年来,成都积极引进外部人才,“蓉飘”越来越多,租房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但相比房租收入比超了40%的那几家,在成都租房压力还是比较低的。 在电商消费上,成都人的“买买买”一样疯狂。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支撑着成都人的每一次“剁手”。他们“剁手”的姿势是这样的: 茶余饭后,成都人侃大山时候,既有成都当地热门话题,也会关心全国热点。交通、楼市、人才引进、环保等话题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太原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