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老干部巫光明访谈

“一个家庭住房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这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经历,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退休老干部巫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双流城乡居民的住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巫光明的记忆中,年,村民的房屋大多是草房,厕所均为旱厕并且与猪圈合在一起。“那时的居住环境比较简陋,县城居民的房子面积也并不大,当时只有县招待所和粮食局、税务局等极少数场所是楼房。”巫光明说。年,双流县城人均居住面积仅有5平方米左右,年为6.22平方米,直到年已增至29平方米,是年的4.7倍。

这样的改变,要从年谈起。

40年前,为保障“住有所居”,双流县委、县政府开始调整投资比例,增大住房建设投资,县城住房面积逐渐增加,至年底,达到了18.万平方米。巫光明说:“年左右,一些乡镇企业逐步壮大,双流经济逐步发展,辖区范围内,改建房屋越来越多,老百姓的住房逐步改为砖瓦房。”

年,双流开始开发商品房;次年,双流县被确定为成都市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县,开始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住房制度。巫光明根据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回忆到,—年,双流共建商品房套,面积9.6万平方米。开发项目渐渐增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精品。年以后,双流重点开发精品楼盘,提升区域品牌和房地产品质,创造“双流品牌”,实现了数量、质量同步发展。

巫光明说,在双流,他先后搬过三次家。

“三次搬家经历让我感触很深,住房面积增大,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巫光明说,他们一家住在小套三内,平米的房屋有他最爱的阳台,闲时种花、休闲,生活怡然自得。

“我还到胜利等镇(街)参观过幸福美丽新村。”谈起双流百姓住房的变化,巫光明想到了极具代表性的新村建设,“农村建起了漂亮的‘别墅’,家家通了自来水、天然气,房前屋后都种有果蔬,乡村美景掩映下的西南民居‘别墅’让人眼前一亮。”40年来,老百姓从“蜗居”到“安居”,从“安居”到“宜居”,幸福感大大提升。

记者杨晓娇

编辑杨怡欣

审核李全曹月柳

觉得不错点个

小双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47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