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共计字,63张图,预计阅读时间:forvr。

我们最近开了个专栏,叫,成都是我们要去往的第三站(第一篇是重庆,第二篇是西安)。主要是从数据的角度去解读、感受一个城市。年初会更新郑州篇。

年,老艺术家赵雷的一曲,唱火了成都,勾起了人们对天府之国的无限向往,玉林路的小酒馆,春熙路的购物街,老城深处里的历史记忆。

人是一个拥有巨大惯性思维和概括性思维的动物,提起A,你就会自动想起B。就像人提起成都,你就会想起熊猫;提起重庆,你就会意淫到美女;提起河南,自然想到的就是井盖;提起杨雨,咦,等等,谁是杨雨,一分钟以后,才反映过来:哦,是yy啊。

我没有去过成都,对成都完全没有概念,成都在我脑海里只等于一些名词:熊猫、火锅、美女、麻将、宽窄巷子、锦里、太古里、兔头、夫妻肺片、麻婆豆腐,还有王者荣耀。

(图源网络,侵删歉)

成都是一个休闲之都、旅游之都,每年来蓉旅游的多达2亿人,上面那些照片是他们亲身去感受和接触到的。虽然我身处距成都公里的重庆,但至今还未有机会去成都亲身感受,于是只好从数据的角度,去探索成都的另一种美。

(以下数据来自于成都市政府和成都统计局)

1

成都初揽

根据GooglEarth提供的资料显示,成都西边是巨大的连绵的邛崃山脉,西南部有座不知名的山,东边是绵延的龙泉山,越过龙泉山往东走,就是曾经的简阳市,也是现在的东部城市新区。

G这个三环线周长为50.3公里,和北京的三环差不多,也和重庆的53公里的内环差不多;G这个绕城高速周长为84.5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苏州的距离,坐一辆时速km/h的高铁,15分钟就可以到。

皮一下,猜想一波,可能不一定对:

东部与城市中心区有着天然的屏障,会人为地拉长两地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发展成本巨高,所以发展情况不会特别好;

西部靠着巨大的山脉,生态资源丰富,但地质灾害频发,所以不会被当做是经济的重点区域来发展,要发展应该也是个后花园,就像北碚区是重庆人民的后花园一样;

而北部腹地收窄,较之南部优势较小,且机场分布在南部,而机场对于成都来说就是未来经济的命脉,所以未来的经济重心应该是会放在南部来打造的。

2

城市基本面

GDP

成都市经济在经历过年的疲惫发展后,在和年卯足了劲,迎来一波大增长,名义GDP增速超过12%(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就像是运动员在休息后,跑出爆发式速度,就是不知道这成绩里有没有“兴奋剂”的功劳。当然,大家都希望看到无添加的博尔特。

其工业水准更是一路绝尘而去,15.7%的增速吊打国内一众同行“兄弟”,这里面有没有水分,小殇不知道,但小殇知道,一天跑不成博尔特,工业更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工业转型的阵痛,它的老冤家重庆,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众所周知,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下面分别来摆摆:

投资

投资、出口和消费这3架马车,投资跑的最快,消费跑的最慢。

前几年国家支持企业出海,搞出口退税,于是一大批企业漂洋过海,为国家挣得大量外汇。后来由于万达、安邦、复星、海航等“四大金刚”频频海外出手,国家外汇池眼看着从4万亿跌到3万亿,直接蒸发了25%,之前出海企业挣的那些家底,全被它们给败光了。

投资很容易理解,就是投1块钱,期望它能赚2块钱甚至更多。以前啥条件都没有,大家都是玩泥土、打弹珠成长过来的,啥都没见过,看见个汽车就以为是变形金刚,所以投资疯狂的那几年,你就是建个弹珠厂都能赚个小目标,现在弹珠就只能拿来当回忆来售卖了。近些年来,投资越来越不灵了,但国内又没有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方。经济不举,总得开个伟哥刺激下,虽然对身体不好,但偶尔来几粒,还是很爽的,不过次数多了,估计就要强撸灰飞烟灭了。

年是成都的转型年,投资额像大水似的,说来就来,房地产投资开始减少,工业投资走上C位。32%的工业投资,拿来扩建个厂房,增加条流水线,引进点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或是支持下王者荣耀,投资个锤子,都还是能带动工业发展的。这不,32%的工业投资,就拉来了15.7%的工业新增值。

再来看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额基本是在-亿之间波动,但所占比重近年来是一直在下滑,这可以看出成都市政府努力想挤掉GDP中的房产泡沫,从最高的34.9%一直到20.6%,硬生生挤去了14%,这其实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魄力的。国家若无支持,政府若无实力,地方城市是断然不敢放弃房地产的。

拿海南省举栗,海南省今年4月份,全岛限购,彻底放弃房地产,祭出了自贸区的大旗,经济顿时猛转直下,若没有国家大力支持,海南现在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了,哪还敢浪啊浪。

发展工业经济,耗时费力不说,风险还大,而房地产,闭着眼随便买块地,随便修点住宅出来,躺着都能赚钱。这年头,能躺着赚钱的,除了苍老师,就是开发商了。

房地产与工业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对立,房地产没有人们说的导致了日本20年的衰退那般危险,但房地产最大的危险是让人养成赚快钱的习惯和思维。

政府想赚快钱,就会短视,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今年动漫,明天葡萄,换的不亦乐乎;

企业想赚快钱,就会铤而走险,P2P公司卷钱走人,幼儿园时不时给你扎一针,拼夕夕让你各种防不胜防;

个人要是想赚快钱,什么热门学什么,大一时会计火爆学会计,毕业时区块链盛行又转行,换来换去,美名其曰为“斜杠青年”。最后发现,青春里只剩下闪转腾挪。

出口

抱歉,各位老铁们,成都的进出口数据没找全,就姑且先用了四川省的数据。因为成都是一座首位度很高的城市,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着四川的整体情况。

年四川的进出口总额增速达到逆天的41%,这一良好的成绩,离不开双流机场的贡献、跨境电商的发展以及由一带一路的建设带来的中欧关系的日趋良好等,当然也离不开四川官员奇高的办事效率。四川官员的办事效率会在下文再次谈及,此处先略过。

但与此对应的是,贸易顺差额的逐渐减少,由年的亿缩减到年的亿,直接缩水60%。

四川的出口像枚硬币,正面和背面都是大写的触目惊心。

四川的产品出口结构很明确,很清晰,以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和计算机通信为主,不是传统的重工业产品结构,计算机通信产品的出口可以占到1/5还多,电器及电子产品可以占到16%,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只占到3.3%,它的整体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已经慢慢走出了产业转型的阵痛。这个转型的秘密,它应该跟它的好兄弟重庆,好好唠一唠。

消费

过去这几年,成都社会零售消费增速基本都保持在12%以上,即使是在哀鸿遍野的年,成都却反而用大手大脚的消费,响亮地告诉其他城市的居民,“侠之大者,为国消费”。

成都人开启了剁手模式,虽然没有杭州的电商基因,但还是有互联网基因啊。虽然江浙沪包邮,但是架不住我大西南网速快啊,手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付款了。

年疯狂的房价没有挡住成都人排队的热情,全城排队,只为一房。虽然成都人还想在买房之外,再享受下上帝的感觉,但没办法,荷包不支持。自房价上涨以来,成都人的消费力就逐渐开始下滑了,最终滑至今年上半年的冰点。成都的春天是温暖的,但已经暖和不了那些在购物车前冻僵的双手了。

成都是一座自带流量的网红城市,和外面那些靠抖音上位的“妖艳贱货”不一样。早在年,成都就重金邀请张艺谋团队入蓉拍摄宣传片,最后留下了著名的“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功地将一种生活方式与一座城划上等号。

不知道大家对宜家是否了解,我本人特别爱去逛宜家(1块钱的冰淇淋蛋筒,我能吃一打),宜家它会给你制造出一个居家场景,在那里,youarthKing,你可以frstyl,自主设计,“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在宜家,你会感觉一切很尊重你,除了钱包外。而国美苏宁之类的家居店,是将一个又一个的成品摆在你面前,再搭配些很low的广告语。简而言之,宜家是在卖一种消费方式,而国美苏宁只是在卖产品。

同样地,对于成都和重庆,你就会发现,重庆就是那个国美。在重庆迄今为止所有的城市宣传片里,无一不是在宣传城市景点,我这儿有洪崖洞,这儿有长江索道,这儿有大剧院,这儿有火锅,有美女,有奥陶纪,唯独没有宣传的是棒棒军,江湖气。重庆的江湖气要比成都重很多,那正是重庆比成都要好玩、有意思的地方,但是重庆没有把这点宣传出来。其实,江湖相比于温柔乡,要有意思的多。

成都对于城市营销的理解,是要比重庆高出一个能级的。

年,成都的旅游收入占社零消费的47%,也就是说成都每块钱消费里,其中有47块钱是由外地人消费的。我估摸着里面有一部分是为大熊猫消费的,毕竟成都把大熊猫从雅安手里抢过来,费了老大的劲,总要让大熊猫发挥点作用嘛。

大熊猫要么在动物园待着,卖点萌,撒点娇,就引得无数人为之竞折腰-付费;要么跑到街上,爬上墙头,为国金中心无限打call,在线引流。

汽车

汽车保有量,是反映消费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实,成都人有钱,早就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截止年底,成都汽车保有量达到惊人的万辆,位居全国第二,但就交通拥堵程度而言,成都至少可以排在20名开外,不像重庆,开一截转个弯儿,开一截上坡下坡,每天开车去上车都充满了乐趣。

有一点可以保证,重庆的司机,是全国最优秀的司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交通规划

航空

机场排名数据方面,主要看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这两项排名,成都基本都是在北上广深之后,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第五城了。年成都机场乘坐人次将近万,是大成都人口的3倍,而从上文的旅游数据可以看到,年来蓉旅游人次高达2.1亿人次,是四川省人口数的2.5倍,可见成都对外的巨大吸引力,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来了,就不想走的”。

再看货邮吞吐量,北上广深基本都是万吨级以上的,成都排第五,突然就降到64万吨了,杭州第六为59万吨,郑州第七为50万吨,国内各城市的货邮量级存在着明显的分化。

成都、杭州、郑州分别为网游之都(iPad城)、电商之都和“iPhon城”,都对航空货运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基本都是在最近5、6年形成的,成都和郑州都是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幸运儿。

而成都的条国际航线,位居中西部第一,再加上成都已获批修建第二个机场——天府机场,成为中国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可以说成都是这场航空革命中真正的赢家,“遇见国家的决定,成都真的好幸运”。

铁路

根据铁总年批复的成都市铁路中期规划,到年,将建成13条高铁线路,3个火车站,连接重庆、西安、贵阳、昆明、兰州等西部城市,定位很明确,主要就是连接西部城市的,然后再勾搭出去,通过西安勾搭北京,通过昆明勾搭东南亚,通过兰州去沙漠喂喂骆驼。那如果要向东怎么办呢?哈哈,这时候就体现飞机的重要性了嘛,要不然干嘛修双机场,还真以为是飞机打多了想要实践下啊。

整个西南地区的铁路系统都归成都铁路局管,所以往西的铁路发展,成都肯定是排首位的。像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无耻作弊,我喜欢。

轨道交通

成都目前已运营的轨道数量为6条,轨道里程公里,看起来不多是吧,可谁能想到到年底就能突破公里大关,到年底就能跨越公里门槛,一年修公里地铁,基本上不可能实现,说明成都目前在建地铁项目较多,这点从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合计仅占比52.1%,相比年减少6.3%,那减少的部分肯定是跑去基建方面了。

大修基建是中国部分奋进城市的一贯做法,南京、重庆、天津走的都是这路数,“不基建,不狂魔”。虽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但你走的慢了,更会让你蛋疼。

成都特别像一个人,你看着他不怎么爱说话,蛮安静的,长的还挺秀气,水灵水灵的,以为他就这样,可你一旦走上前去跟他聊几句,他什么话题都能接上,什么历史、地理、体育和人体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人体方面,绝对会令你大吃一精。内秀,说的就是这种人。别猜了,我说的就是我自己,害羞!

人口与产业

根据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到年,大成都人口控制在2万,这个数字仅比目前的上海人口少万,比北京多万,目前离这个目标还有万人口的缺口。这个伟大的目标该如何实现呢?当然,成都可以厚颜无耻的把简阳市吸(吞)纳(并)进来,也可以选择做大做强,然后再勾引外地人进来。

成都目前城镇化率72%,而四川只有52%,20%的城市化率的缺口,代表着背后几百万的人口被成都活生生地抢过去了。四川就像个大城市,成都是主城区,其他地级市都是郊区,“出了成都,再无城市”。

万的人口缺口要想填满,一方面离不开本地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就要大力发展产业,吸引人口入蓉置业。

看见右边那绿油油的数字没,那是未来几年将要被烤熟的“韭菜”的颜色。

成都目前大学生共万,过几年就会是几十万的房票,是一个个“人头”;

小学生在校人数94万,幼儿园54万小孩,代表着几年前有万家长认可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教育水平,愿意来成都置业、生小孩。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社会公共资源越丰富,就越能吸引人们定居下来。人们自愿成为城市的“韭菜”,供成都“收割”。

人是用脚投票的动物,产业就是那个诱饵,然后动物们循味而来。

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转型和升级更是比车、马、邮件都慢。

成都的主导产业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和汽车制造,企业数占比为12%,而工业产值能达到37%,行业的高利润和高附加值性质显现无疑,算是成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之一。简单粗暴的来说,就是“活少、钱多,还离家近”。

而纵观年中国民营企业TOP,四川只有8家公司上墙,其中还有3家公司是房地产行业,而其余5家无一是计算机通信等高附加值行业,这说明四川的民营经济还较为薄弱,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由国营经济来推动,民营经济基本就是打打酱油、串个场,离真正上台当主角还差的远呢。

金融与财政

财政收支

成都市政府这几年过的还蛮滋润的,财政收入咔咔的涨,虽然好像花钱的速度更快一些,但财政骷髅还有中央爸爸来补贴嘛。每年亿以上的财政赤字和西安差不多,但财政收入几乎是西安的两倍啊。虽然亿在重庆的亿财政补贴看来,剔牙缝都不够,但没办法,这就是亲儿子和养子的区别。

年成都财政赤字接近亿,赤字率环比年增长15%,这就引起了小殇的好奇心了。顺手搜了下成都年的财政支出明细,看到右边一排排的粉红没,那不是少女的腮红,那是人民币的颜色。

本来还以为成都的科技类支出占比会较大的,一看才3%,很失望啊。不过成都政府应该更失望,6亿人民币投资了锤子,最后得到了个锤子(注意成都人说这句话的语气)。

70%的支出类类目都在增长,支出的大头主要是在城乡、教育、医疗、社保和农林方面。不过有一项引起了小殇的注意——资源勘探支出,环比年暴涨33.4%,不知道成都勘探的资源是不是和小殇勘探的日本小电影资源一样,很好奇!

资金总量

从城市的资金总量来看,阵营划分相当明显。第一阵营的北上广深快马扬鞭地甩其他城市而去,头也不回;而成都排在第二阵营里靠前的位置,仅次于电商之都——杭州,但杭州的房价是成都的3-4倍,在房价差异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城市资金总量仅有0亿之差,成都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当然这也离不开成都背后多万四川人的支持。就像里的角色一样,即使你优秀如王子般,也还是要被一群小兵弄死。

杭州过去一年资金总量增长亿,成都仅增长0亿,这就让人纳闷了,凭啥你电商之都要比我网游之都更能“吸金”?难道是打游戏更耗钱?还是因为你江浙沪包邮,能省不少邮费?猜想原因,可能在于成都房价较之于杭州,实在是差太远,你3-4个青铜才抵得上一个白银,咋玩嘛!

城市有了钱,一般而言会更有魄力,当然这是全城市居民众志成城的前提下,要是都像那山西人挖了煤赚钱了,结果一呼啦地都跑去北京买房,你就是把地挖穿,也发不了财。成都有钱了,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时,可以更硬气,更能沉得住气些。

当年深圳富士康进行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时,想在西南地区落户,市委书记“李拆城”和省长蒋巨峰和重庆黄大大发生了激烈的争夺,刚开始其实并不占上风,甚至一度被黄大大给压着,毕竟人直辖市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就是亲生的,没办法。

但成都这边有个巨大的优势,大量的成都人有外出务工的需求,但重庆这边很少。我在重庆待了一年多的感受就是,本地人享受安逸,外地人基本不来。当年发生富士康十三跳之后,富士康所背负的舆论压力很大,超人郭台铭请了一大批专家来调查背后的原因,最后发现是工厂里的生活过于枯燥,而工人又离家太远,来深圳打工的主要是河南人和四川人,所以富士康最后分别在郑州和成都建起了“iPhon城”和“iPad城”。(在上文机场排名中,成都的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五,只有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才会有大量的航运需求,如iPad)

富士康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落户成都,离不开成都政府的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和高效的服务质量,海关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清关,政府可以在3个月内建起大型的厂房,除此之外,还有水电气等资源价格便宜,成都在这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年成都的资源勘探费用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10%;还有成都的交通优势,毕竟西南地区的铁路系统归成都铁路局管,只要小辫子捏在手中,小丫(重庆)就不敢到处跑。

金融

过去几年,成都的存款增速基本都在9%以上,为成都市留下了大量的现金子弹。当然,也为炒房客留足了子弹。年,贷款增速达到惊人的18%,人们一边存,一边贷,最后发现贷款那边的口子比存款的口子大太多了。

于是,年韭菜们没什么钱可以存了,存款增速猛跌,但是习惯了买买买费那双手根本停不下来啊,人们只要有机会买房,就会想方设法去买。毕竟,买房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赚钱”,所以你看到0成都人抢套房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去那两年买房的高潮期,还把钱放银行赚利息的,其实就跟把钱放在钱罐里被老鼠啃了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是被老鼠啃,一个是被通胀啃。

年,由于存款速度的放慢,贷款速度的稍稍减弱,将成都的杠杆率推至历史新高点。虽然63%相对于厦门的%的杠杆率,连零头都够不上,但成都人民真的已经尽力了。虽然人多,但钱少啊!

不过要注意一点,这个63%是在成都楼市一系列调控之下的产生的结果,是被人为压抑了的,要是放开一丢丢,小殇估摸着冲上90%没什么大问题。成都楼市调来调去,最后终于把自己给玩死了。现在的成都楼市就像一汪死水,就算丢一吨石头进去,也砸不出一条锦里来。

地方债务

其实,所有职务里,政府官员是最不好当的,什么都要照顾到。对外吸引高端人才,得花钱吧,修个大桥、公路、轻轨、高铁改善下交通,得花钱吧,而且钱还不少。

路修到一半没钱了,人们骂骂咧咧,谈论着准是哪个官员贪污了;要是修好了又很堵,人们又怪当初怎么没修的再宽点,真抠门。政府看上去占据着主动优势,可有时候嘴长在人们身上,真没办法,众口难调。

更多的情况是,政府想做某些事,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钱,还怎么推磨呀!这不,政府就只好民间寻求力量,发行地方债券。年成都政府总债务为亿元,是财政收入的1.4倍,赚块钱,借块花。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国债,其实就是我们老百姓的花呗呀。

3

成都房地产

大成都的占地面积较大,总面积大概为00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小殇特意查了下,上海的面积是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万人,大成都的面积是上海的2倍多,意味着如果大成都全部建成,可以装下万人口,而整个四川目前人口为万人,不过这种壮观的场景,小殇在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了。

所以,如果去分析整个大成都的房地产数据,其实会特别的失真,因为很多地方并没有建成,它会严重地拉低整体的平均值,分析起来毫无意义,所以小殇在这儿用的是中心城区以及发展情况较好的天府新区的房地产相关数据,以更接近真实性。

成都-年基本都是供不应求,销售量大于供应量,所以存量数据在不断减少。进来的少,出去的多,最后剩下的自然也就少了。而我们发现到了年,供应量和成交量都有明显的下滑,几乎都是腰斩,为什么好好的市场会突然腰斩呢?用肚脐眼想都知道,肯定是政府调控的结果。

政府一方面加大了开发商拿预售证的难度,没有预售证,房子就进入不了市场,自然供应量就少了;另一方面对于购房者的买房资格千方刁难,百般挑剔,就像丈母娘拿着放大镜在观察女婿,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想买房,甚至去抢房呢?两个角度:买房意愿和买房能力。

买房意愿是指整个市场的火爆程度,购房者对于市场的盲目乐观、自信,大家都相信买房了,转手就能卖出去,就可以赚到钱。那凭什么买新房,然后倒手卖就可以赚钱呢?你买的房子是有英国管家迈,还是你的装修风格是小猪佩奇呢。答案都不是,从下面这张二手房情况可以看出来,中心城区的二手房价格远高于新房的均价。那为什么二手房的价格还会高于新房呢?其实不是二手房价格高,(当然其实被炒的也有点高了)但更多的是新房的价格低,新房价格由于被政府严厉管控,所以价格一直上不去,自然就导致很多人抢房,因为买到就是赚到。0人抢套房子,就是被这么逼出来的。

人性,是经不起诱惑的。

再谈买房能力,也就是人们腰板硬了,口袋里有mony了。钱从哪儿来呢?前面我们提到过哈,成都的产业基本已经转型完成,制造业硬了,旅游业火了,人们才会有更多收入。另一方面,是有人给购房者钱。那谁会好心给钱呢?当然是我们的中央爸爸了,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将货币发到人们手中。

-年改造面积为万方,总投资额为亿,每平米大概能补到元/㎡(=/),而新房的均价就在13元/㎡左右,而且人本性都是贪婪的,住久了小房子,谁不向往大别墅啊。最后能将这部分需求引到住房市场的面积绝对是大于万方的,小殇估摸着最多应该可以达到万方。

预测房价上限

(这部分记得拿上纸笔算一下)

根据成都统计局调查队的数据显示,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人均消费支出为元,消费盈余为元。

根据成都市年的统计年鉴显示,年共有万户籍人口,共有万户,户均人口数为2.6,成都家庭平均人口为2.6人/户。(鉴于目前统计年鉴最新为年数据且家庭规模短期内基本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故暂用年家庭平均人口数据)

按照财富集中理论,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上,而且高低收入人群的平均消费水平差距并不大。假设家庭平均人口2.6人中,有一人为高收入,其余为普通收入,则此家庭的最终消费盈余为:(*4-)+*1.6=15.2万元,则每月最多可还款元。

用房贷计算器来算,平,贷款30年,利率上浮20%,当单价为00元/㎡时,月还款是元,接近元。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再来看第二种,众所周知,租房费用最好不超过月薪的1/6,那月还款最好不超过2/3,即对于一个较富裕家庭来说,月还款最好不超过*2/3=元,再用元对应相应的房价,这时为单价00元/㎡。

上述所计算的只是高端收入家庭的还款能力,没顾上普通家庭的情况。所以可以将00元/㎡当成是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的房价的上限,当天府新区和中心区的房价均价达到建面00元/㎡时,赶紧撤,趁还能跑赶紧跑,割肉也要跑,不然就等着炒房炒成房东吧。

(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些因素无法量化以及数据难以找到,此处仅从收入角度预测房价,望周知)

4

国际化

国际航线

成都是一座双面都市,城市的肌理中不仅有古朴悠闲的一面,还有着现代都市的时尚与国际化。

对于成都这样一座地处西部的城市,航空是这座城市的命脉,国际航线更是重中之重。人老外来成都看妹子旅游,如果还必须先到北京,然后再转机成都,那人老外为啥不在北京耍。北京这座朝国际化都市,要啥有啥,成都还有点它的神韵,尤其是冬天的时候,雾霾那叫一个重啊,北京的霾可能比成都的霾还要新鲜点。

国际航线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重要了,能直接地将成都和国际其他都市联系起来,直接勾搭,不通过北京这个“中介”,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成都目前的国际航线条,远超过78条的重庆和58条的西安,这还只是双流机场的,还不包括正在修建的天府机场的,所以未来成都的国际航线会大幅增加,将成都更广的概括到国际村去。

领事馆

领事馆是外国人针对在成都的外国人专门设立的一种机构,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去德国,那你得来领事馆办签证;有德国人在成都遇上了啥麻烦,比如自行车被偷了啊,在玉林路喝酒和本地人发生点啥冲突啊,都是找领事馆来协调。简单来说,领事馆就是专门擦屁股的,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公关部门。

成都历来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突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极强。你把领事馆设在这种城市,可以省很多心。

如果几个菲律宾去攀枝花耍,遇上点仙人跳之类的事儿,那只能去找当地的领事馆扯皮了嘛,但你菲律宾和攀枝花的业务往来太少,就像我和我大学室友想用支付宝转账时,才发现没有业务往来。要是专门设置个领事馆,领事馆的开支比那些菲律宾人赚的都多,亏死了。于是就可以跑去成都嘛,所以成都的领事馆不是仅仅面向成都人的,还要面向广大的四川、甚至西南地区。

这你基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成都有16个领事馆,重庆有10个,为什么要设置那么多个领事馆了,因为周边城市的相关事件,也只有来成都这种大都市才能解决。

外国人数量

才能解如果问你为什么想去美国,你可能多半会回答:美国大学很牛X啊,科技很牛啊,生活很舒服啊。同样,你问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来成都,得到的答案往往会超出你的预期,因为成都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外国人来成都,总的来说就一件事:泡妹。其他什么来留学、来享受生活的,都是假的。

成都的大学在全国都可以排上号的,什么川大,电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等,都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这就吸引了一部分爱学习的学霸。

那那些不怎么爱学习的学渣为什么要来成都呢?很简单,你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外国学渣,你来到成都后,见到每个妹子后,都会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的幻觉;吃点水煮鱼、麻婆豆腐,虽然辣的你勾子疼,但就是能让你欲罢不能;抱个吉他去玉林路走走,喝点小酒,交个朋友那是分分钟的事儿;如果看惯了成都的莺莺燕燕,还可以去领事馆感受下异域风情嘛。

去动物园看熊猫打个滚儿,去宽窄巷子喝一杯惆怅,去武侯祠感受下智慧在流淌,去太古里体味下奢(快)靡(里)与悠(慢)闲(里)。

这就是成都,一个国际化与历史感并存,快节奏与舒适感共生的城市。

5

私密成都

医美与主播

成都人天生丽质,自然也特别爱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美技术的发展,上下班时间拉个双眼皮美个牙瘦个脸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不仅市民爱美,市政府也“爱美”,为此成都市政府提出要将成都打造成“中国美容第一城”,随后又发布《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规划(-年)》白皮书,预期到年成都医疗美容产业营业收入达到0亿元,年达到0亿元。厉害不,你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人家就敢去做。

医疗美容产业的蓬勃发展,总要有点成果嘛,再加上成都人生来就还不错的基础,自然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当上了网络主播,况且还有“互联网之都”这么一个巨大的优势。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尤其是网速。人西北地区开个直播,妹子的脸卡半天都不动,还以为看的是照片呢,多伤人,你说是不?

大家都知道东北老铁吧,东三宝(哈尔滨、长春、沈阳)都是榜上有名,东北人直播多在行,咔咔的,不是还有人戏呼“东北,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喊麦”。成都排名第3,还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老铁你说优秀不?

gay都

中国有两个帝都,北京帝都的称号早已如雷贯耳,而在中国的内陆城市还存在一个帝都,成都,受多攻少,攻就像皇帝一样坐览后宫,被同志群戏称为“帝都”,万“受”无疆的天府之国也戏称为“天腐之国”。在以前恐同的立场的成都文化基因里安全又正确,而在10多年后随便打开一个同志社交软件,都能随意找到附近的男同志,查看属性0/0.5/1、照片和介绍,就像菜单一样一目了然。

前几年春熙路举办的男男接吻赛也曾炒的沸沸扬扬,各路声音都有,同志们却依然选择活出自我,人生何其短,为何不能为自己活一次?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46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