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2

星期五

年1月

昨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会议举行。

“核心在产业”

以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主导方向

“关键在功能”

以宜业宜居为目标塑造城市新形态

“支撑在园区”

以生态圈理念引领主导产业集群要素集聚

“机制是保障”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去年7月,市委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决策部署。会议听取了各部门和有代表性的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了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认为:

产业功能区建设“核心在产业”,必须以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主导方向。

要深度研究产业发展趋势、龙头企业战略动向、新兴企业全球布局、领军人才创新成果等,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引进战略性龙头企业、行业领军型创新人才和国家级科研工程中心上,围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及其代表性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的“七大应用场景”,增强产业创新力、竞争力。

产业功能区建设“关键在功能”,必须以宜业宜居为目标塑造城市新形态。

要以人力资源生命周期需求和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要为目标,坚持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发展导向,形成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导则、大纲和设计导则;

要围绕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化设施平台,加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策划布局;

要围绕产业需求构建科研型功能平台,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开放搞科研、开放育人才;

要围绕产业人群构建生活性服务平台,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幸福感。

产业功能区建设“支撑在园区”,必须以生态圈理念引领主导产业集群要素集聚。

要加快建设以产业新城、特色街区、特色小镇为主要形态的现代园区,推动园区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要引导各类要素打破地域约束和行业壁垒,形成市场化配置的生态环境,推动园区跨界跨区发展壮大;

要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共建共享产业生态圈,推动园区跨越“形聚”走向“神聚”。

产业功能区建设“机制是保障”,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要适应新理念、新要求,用更加完善、管用的政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以协同化为导向的工作推进机制、以专业化为导向的管理运营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集群化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机制和以差异化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会议认为:

?要做优产业存量、做大产业增量,加大主体培育和项目招引力度,加快补齐补强产业链条,合力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

?要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和主攻方向,做好产业转移合作,培育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要坚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统筹产业、服务、居住功能,实施好公建配套三年攻坚战,增强产业功能区承载能力。

?要坚持精准服务、促进发展,强化产业、人才等政策的针对性,提供好服务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来源

成都日报

如需要政策补贴、项目申报、

“一带一路”活动、法律咨询等服务

敬请电话咨询哟

-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uzx.com/slxtq/19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