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年成都平原经济区达到2.68万亿,这一数据高于其他四个经济区同期GDP目标的总和。同时,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原来的规划比较,可以发现成都市“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年仍未有明显改观。 数据告诉你成都有多大 年数据,成都的GDP占到全省的35.88%,国税收入占全省50%,成都也集中了许多优势产业。于是,成都“一城独大”的声音又出来了。没错,放眼全省所有城市,成都的确是“一城独大”,和全国省会也是佼佼者! 但是如果有人说:“成都之大是集全省之力建设出来的”、“抢占了周边城市的资源”? NO ! 成都一直都是靠自己 成都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又名川西平原,四川话称为川西坝子,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地处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之间,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和最早开发的地方。 成都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平原是古蜀文明发源地,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成都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成都拥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一个国家级实验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个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 因此,成都之大,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的。 历史的选择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区)迁往成都,构筑城池;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年前。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从公元前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以来,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至此成为天府之国,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地。 从战国到明清,再到现代,多年来,成都一直都位列中国十大城市之列。 (唐时成都城复原模型·摄于成都规划馆) 从古至今的发展,都意味着成都潜力无限,定调比较高。 国家更好的支持 国家对一个城市的定位,很多时候只是顺势而为:你有怎样的自然禀赋与现实地位,一般就会给你相匹配的功能定位,如果不是,就会导致资源的错配。 所以,成都不是靠抢兄弟城市的资源繁荣了数千年,成都之大并非政策、行政使然,而是由自然、历史等共同构筑的。 大成都有大好处 四川拥有,不简单意味着拥有一个经济数据上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巨大的资源配置系统、一个强有力的话语权——这些东西可以帮助四川在全国激烈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 而未来成都则更多地需要承担另外一个责任:就是反哺周边城市,带动他们共同繁荣,与重庆一起携手建设中国经济第四极! 成都还在变大 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 在今年国务院通过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成都被定位为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不再囿于西南,而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国家门户城市 9月1日,中国国与瑞士联邦经过友好协商,同意瑞士联邦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这是瑞士联邦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三家领事机构。 至此成都已经开放和已经获批未开放的17家领事机构,仅此于上海、广州,是中西部名副其实的门户城市。 已开馆领事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年10月16日开馆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