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 在对成都、杭州、宁波、南京、西安、北京、上海等综合排名前20的城市公共调查中,成都脱颖而出,荣获——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榜首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案例奖”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政府特别贡献奖” 此处响起热烈的巴巴掌~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16项调查指标,成都获多项第一据悉,此次数据收集方式在公众调查、抽样调查和材料申报的基础上,专门增加了网络数据采集。排名则是由这些数据通过与第三方数据中心合作,采集和抓取与幸福感有关的行为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出。 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整个评价体系,调查的指标包括教育、医疗、收入、环境、公共服务、交通、安全、生活节奏、未来预期、养老、人情味、娱乐、文化、职业、包容度及认可度16项。 《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 多项指标的大数据评测中成都均位列第一 这些指标里,有没有说出你的心里话? ?? “我生活的城市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 “认为城市未来会成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继续选择在这个城市生活” “异乡人给我生活的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等公共服务、包容度、城市未来期望值等 成都已经是幸福的代名词“成都专门设立‘蓉漂日’,敞开胸怀接纳五湖四海的人们,吸引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让有志来成都发展的年轻人都有一席之地,可见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对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印象深刻,“一个具有包容性格的城市,就是应该让所有人感到温暖,未来成都发展值得期待。”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标准试点中,成都是首批入选城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对成都智慧城市建设赞不绝口,“成都非常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在参与的智慧城市标准试点领域中取得非常多的可借鉴成绩。” 万碧玉认为,无论从交通、水、能源及城市管理等方面,还是智慧城市、“互联网+”等战略性政策的布局来看,成都如今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成都获得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更是体现出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落实取得了巨大回报。未来,成都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宜业宜居、张弛有道是成都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人生的更深领悟和更高追求。 正如论坛主办方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王啟广所说:“成都已经是幸福的代名词,当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都实至名归!” 深居西部内陆的成都 拥有多万户籍人口、近万常住人口 虽然年GDP达到亿元 但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不能和东部沿海大城市相比 但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上成都可是“常客” 十年参评,年年榜上有名 连续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这是为什么呢? 解读成都的“幸福密码”细节让市民“方便”也成为一种享受 “长”满绿色植物的“森林小屋”、别致的“小亭子”、屋顶采用局部镂空玻璃封顶的“阳光房”……现在,走在成都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新景点”。 成都三环路改造后的公厕 今年3月,成都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专题会议举行,随之而来的一场“厕所革命”在全城拉开,成都一步步实现了“品质化”“标准化”和“精细化”规范管理公厕。如今,走“小清新风”的公共厕所在成都已经不止一座,24小时保洁、厕所内种上绿萝、第三卫生间也早已成为公厕“标配”,公厕24小时开放、成都城管APP搜索公厕功能、公厕导向牌规范治理也让市民“方便”更舒心了。 “过去环卫公厕没有实行24小时开放时,出来散步遇到内急只能到处寻找厕所。”住在锦江区的刘杰有过尴尬的回忆。对于公厕改进,他印象更好的是,“现在很多公厕都实行24小时开放,非常方便。” 沙发、冰箱、饮水机、微波炉……如今的公共厕所不仅“颜值高”,旅游厕所更是“配置高端”。男女厕位比例、第三卫生间、母婴设施建设,以及通风透气等已是建一座“合格”旅游厕所的关键。 而这些其实只是成都“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年起,成都正式实施“城乡‘厕所革命’四年攻坚行动”,目前全城有座环卫公厕24小时向公众开放,开放率达45%。而按照规划目标,到年,成都将新建环卫公厕座、改造环卫公厕座,努力“让每一位市民未来‘方便’更方便。” 宜居让市民放慢脚步感受都市“慢生活” 憨态可掬的熊猫肖像座椅摆在草丛间,冬日暖阳穿过座椅旁一簇簇竹丛,杨树林、竹林在清风轻抚下交错摇摆……这里是家住成都市南三环的丁磊一家人,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最爱来这条“可爱”的路边绿道走走晒晒太阳的地方——这也就是庞大的成都天府绿道系统中“熊猫绿道”的一个角落。 自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总长近公里的天府绿道,正在成都全域范围内渐次铺开,其长度相当于美国著名东海岸绿道的3.7倍,法国卢瓦尔河自行车绿道的21倍。 这条世界城市最长绿道在都市里打造出了一个悠闲自然的“慢行王国”,让市民能在城中心就能直接触摸到田园、森林、湖泊,享受与自然亲近的愉悦。 “一副行囊,一辆自行车配上一个闲适周末,与风景相伴,得一刻享受。”对于住在温江的张航来说,如今在绿道上骑车健身已经成为他最爱的一种新的休闲健身方式。因为绿道,他把健身房“搬到”了大自然:“感觉在这里可以逃离快节奏的生活,让自己慢下来,心静下来,在大自然这个天然大氧吧愉快呼吸,放松且自在。” 作为成都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布局核心的“一轴”,锦江绿道北起都江堰紫坪铺水库,南至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南,串联紫坪铺、三道堰、黄龙溪等10个城镇,绿道全长公里。这条绿道将打造出一个“四游线、七码头”的局部游船系统,丰富水上活动。未来,“坐着小船赏城市风光、品一杯香茶聊生活百态”将成为成都人新的休闲方式。到时候成都市民可以坐游船,赏锦江,品天府文化。 内涵让市民触摸城市之“根”感受发展的温度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因这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而在网络走红的女教师顾少强和她的丈夫,最终选择定居成都街子古镇并生儿育女,理由很简单,因为这里有她以前对生活的所有期盼: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生活幸福。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去年,一首《成都》红遍全国,勾起了太多人对这座城市的回忆留恋和喜爱难舍。 漫步成都的大街小巷,穿行于成都的春夏秋冬,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砖瓦都有着成都独特的城市印记。在这里,晒晒太阳,喝着盖碗茶,吃吃火锅,听场川剧,早已成为生活日常,而城市文化也在这其中蔓延发酵。 年11月,国际著名时尚品牌香奈儿把其品牌Logo和大熊猫摆在一起——“香奈儿”/18早春度假系列发布会落地成都东郊记忆。香奈儿的“度假系列”,每年都要遍访世界各地名城的文化特质和灵感,并呈现在一年一会的作品之中。而这次选择成都,看中的正是成都“古典的现代性”,天府文化的优雅与时尚。 古语有云“少不入蜀”,成都一向以“慢生活”著称,而如今成都人的休闲方式也早已不止是晒太阳、泡茶馆,阅读、电影、音乐、戏剧等活动,也在丰富着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据统计,成都博物馆总数量已居全国城市第一。 今日头条发布的大数据显示,截至到年8月,成都市开展的各类音乐品牌节会活动共吸引超过万人次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