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秋冬季气温偏高 可能一个字“暖”! “分钟级降雨短临预报系统” “GWC成都精细化预报平台” 可实现5公里区域定点定量的降水预报 就是一个字“准”! 今天上午(24),成都市气象局上线值守《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围绕“提质增效,科学精准服务民生”,就我市在“灾害和重要天气预警预报能否更准确、更高效?秋冬易发的雾霾,动态监测又哪些新亮点?”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昨天还是蓝天白云 今天就阴雨密布 这样的天气属于正常范畴吗? 市气象局副巡视员金基槐:有句老话"巴蜀多夜雨。" 我国西南地区春秋季节本来就是多夜雨,前几年因为气侯变化,我们感觉雨水少了一些,夜雨更相应减少,实际上今年的状态很正常,一到秋季晚上下雨,白天上午太阳有可能出来,到了下午天气逐渐又变化。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我们整个空气的状态是一个好事情。 今年,成都秋冬季气象走势如何? 预计成都地区秋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 冬季预测预估是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 金基槐:根据目前的趋势分析,我们预计整个秋冬季节,成都地区的气温是偏高的,从降水量上来讲,成都地区秋季的降水量和历史的头期相比较正常,冬季的降水量有可能偏少。 主持人追问:今年冬季整体气温可能会偏高,是否意味着今冬不会太冷了? 金基槐:气侯预测的结果和短期天气预报预测的结果,它针对的用户群体和实用性是各不相同的,今年冬天天气偏高不是说一次冷空气活动也没有,我们预计今年冬季成都地区还有一到两次的寒潮天气,也会呈现一些阶段性的低温天气。 新闻点击 聚焦:成都雾霾预报预警,目前如何做? 市气象局气象台天气室主任李愉: 目前,我市对雾霾天气的监测主要是:利用能见度仪、气象站点、以及建成的大气边界层气象条件监测网等,对全市能见度、相对湿度、风廓线、温湿度廓线、气溶胶廓线和紫外辐射进行全面监测。 6台风廓线雷达(分别在金堂、大邑、新津、郫都、新都、龙泉驿) 1台激光测风雷达用于获取风廓线、风场(都江堰) 3台气溶胶激光雷达用于获取气溶胶浓度、混合层高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别在市区、金堂、温江) 2台微波辐射计用于获取温、湿廓线(分别在市区和温江) 1台拉曼温廓线雷达用于获取温廓线(温江) 4台激光云高仪用于获取云高(分别在都江堰、金堂、大邑、彭州) 15套紫外辐射观测系统用于获取紫外辐射(市区和各区县) 目前雾霾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最新进展: 李愉:完成了成都地区pm2.5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建设完成了污染气象指数预报系统、遥感资料反演污染物分布监测系统、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建设完成了“大气污染减排措施气象效果评估系统”,该平台深度分析了年到年我市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并进行减排评估。 群众最关心:预报预警的精准性如何进一步提高? 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 以暴雨为例,对于成都地区暴雨重要天气消息一般提前24小时发布; 雷雨大风、冰雹、局地强降水等突发天气现象: 从相关统计来看,这样的中小尺度局地强对流天气一般预警时间在30分钟以内,也就是提前30分钟的样子发布预警信号。 “分钟级降雨短临预报系统” “GWC成都精细化预报平台” 正在建设中 将实现5公里区域定点定量的降水预报 李愉:“分钟级降雨短临预报系统”主要依托气象雷达数据估算降水资料,通过雷达回波强弱和预测移动路径,预报出我市10分钟~2小时的逐分钟格点雨量数据,预报格点精度5公里,基本能完成5公里区域定点定量的降水预报。 李愉: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今年也开始建设GWC成都精细化预报平台。该平台主要提供成都地区逐小时未来0~15天(小时)的1km*1km精度的格点预报产品,预报的主要天气要素包括: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降水类型、湿度、气压等。 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 要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 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已全面竣工、正在实施业务平台设施设备的采购和安装。 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副主任科员房伟: 金堂县、龙泉驿区、邛崃市、彭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双流区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已完成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正在进行业务平台建设;新都区、郫县气象监测预警中心正实施装修和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天府新区、新津县、蒲江县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已立项并进入实施阶段。 农业气象监测服务如何做到更精准? 目前全市建成6套农田小气候观测站、24套土壤湿度观测站、在主要农业产业园区布设了16套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系统、27套气象信息推送系统等。 房伟:市县两级建立了涉农专家联盟和农情会商、联合调查机制。同时规划在现有综合气象观测网基础上,补充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急需的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实时、连续采集空气温度与湿度、光照强度、气压、降水、风、二氧化碳浓度、土温与土湿、光合有效辐射及实时影像等数据,为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审稿:主编陆晗、编辑张琳、记者李岚 编辑:王威 欢迎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